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18 17:29

  本文关键词:生态系统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学习环境 生态系统 构建


【摘要】:进入21世纪,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环境。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学习环境生态性的认识,导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资源荒废、人气沉寂、秩序混乱等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如何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具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化的虚拟学习环境,是当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中的新课题。本文把学习环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阐述了虚拟学习环境的系统性、人文性、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等生态特征,并依据生态系统的每个特征,分别提出了设计与开发、运行与管理虚拟学习环境的构想,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以期解决当前虚拟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保持虚拟学习环境的和谐、健康和生态化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虚拟学习环境 生态系统 构建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课题编号:BCA080040)系列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所谓虚拟学习环境是指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多媒体学习系统、校园网络环境、教育网站、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虚拟学习环境与参与其中的主体(学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构成了一个生态化的学习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普及,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学习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甘肃南部林区族群生存文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以舟曲县3个藏汉村寨为例[J];西藏研究;2010年01期

2 邰玉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初探[J];科技资讯;2010年04期

3 张萍;赵洪月;;多元化学习理论融合的生态观诠释——兼论对课堂的深化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4 李素芳;;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5 袁哲海;;构建和谐学校生态系统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6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张红梅;范旭阳;;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2期

8 刘峰久;周文宣;武传君;;论大学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02期

9 徐海祥;;德育生态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10 徐德斌;;论高等教育的宏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天勇;方威;;企业发展的生态价值链初探[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邓集文;宁小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生态平衡理论的视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方冬梅;汪正;张玲霞;杜一平;;基于介孔材料改性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谭志强;刘景富;;中空纤维支载液膜富集-纳米金光学探针可视化检测环境水体中痕量汞离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赵春香;;生态式软陶艺术中的养生新理念[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康建文;;以人为本乃构建和谐校园之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辛存芳;;培养高中生物学科与综合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王勇;;立足生态 服务“三农”——关于中国蜂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A];“蜂之巢”2010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武汉)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谢荣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惠萍;别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许跃芝 董磊;海岛保护法:加强海岛生态保护规划[N];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叶苹 陈颖;海南:生态示范省走生态文明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伯克;消亡的城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晏利扬 钟兆盈;杭州做好“水”文章[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辜迅;成都生态市建设提速[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记者 康维海;中央新下拨1.5亿元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记者 王惠兵 纪剑锋;泉州出台保护湿地规定[N];中国贸易报;2010年

9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生态整体论: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董仁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竹青 吴树彪;寻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途径[N];中国水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纯明;西南太平洋劳盆地(Lau Basin)深海热液区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师荣光;城郊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D];南开大学;2009年

5 Md. Rejaur Rahman;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覆盖变换分析及土壤侵蚀风险评价的研究—从生态环境角度[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马利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冰;殡葬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永利;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腊梅;基于本体的学习资源生态化管理与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水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崇明岛域生态承载力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刘元权;人的“生态位”的缺失与回归[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蔡侃;生态经济理论与中国产业政策导向[D];东华大学;2010年

5 荣先林;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何昱;巢湖营养盐赋存形态研究及其对藻类生态系统和水质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毛涛;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郑世武;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戴红君;入侵杂草水花生对本地昆虫虾钳菜披龟甲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侯莹;鄂州市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8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58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