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卢梭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7-07-18 21:16

  本文关键词:卢梭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之“自然” 复杂生命系统 发育模式 自组织


【摘要】:卢梭基于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美好信念,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都是好的;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成长遵循着自然的秩序;儿童必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成长。这些认识与生物学思想中关于复杂生命系统进化与发育的自组织机制是一致的。种系的发育模式和本能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而现实的生命活动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的调节机制,成为推动生命系统从基因变异到精神演化之进化进程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体发展的现实机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基因组的表达调控到有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活动,再到人的精神活动,都表现出生命是自组织的选择系统。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也是生命存在的本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生命之“自然” 复杂生命系统 发育模式 自组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童年与儿童教育研究”(CHA090095)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认识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卢梭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天才的直觉深切关注儿童的人,他也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发现儿童”的人。尽管卢梭所处的时代作为一门学科的生物学尚在初创时期,但卢梭对儿童的直觉认识与当前生物学研究前沿是相通的。一在被歌德誉为“教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才,刘建荣;建构兼具传统理念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潘沁;科技批判思潮的实质及其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程子华;;Dmrt基因的功能和特点[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楼园,韩福荣;从自组织方法论角度看企业仿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田新华,唐魁玉;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高俊敏,范业明,邹小兵,郑泽根;从系统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姜志宏;浅析科学与人文分野的历史及现实原因[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夫伟;论成人教育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J];成人教育;2004年06期

9 周向频;景观规划中的审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2期

10 郭荣祥;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活动的学术价值[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田进文;从细胞到人体的阴阳五藏之演化及肝藏生理病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卿素珠;山羊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NGF及受体TrKA的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马保华;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蔡应繁;棉属(Gossypium)特殊腺体发育相关基因和棉酚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棉酚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卫东;缺氧/辐射双敏感性启动子的构建与肺癌放射—基因治疗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蒙超衡;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及神经分化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姜丽;水稻多雌蕊突变体mp3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张世生;小鼠第二极体发育潜力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从友忠;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洪长安;论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4年

7 石文山;实践 智慧与健康[D];扬州大学;2004年

8 金仁桃;影响克隆胚体外发育及移植的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9 李赫;元教育技术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正元;论代际公平[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59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59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