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研究的提倡及其基本问题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研究的提倡及其基本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背景 区域教育研究 “区域研究”方法论 教育的区域研究 教育的问题研究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研究 研究框架 全球化时代 比较研究
【摘要】:全球化和区域化互动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区域教育研究反映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区域结构变化特征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区域教育研究包括社区(community)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和地区(region)教育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的区域研究,都应当遵守"区域研究"(area studies)方法论的学术规范。一个完整的比较教育研究,既有教育的区域研究,也有教育的问题研究,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或采取"区域研究框架下的问题分析"模式,或采取"问题研究框架下的区域解释"模式,两者均有其效用。本文的观点只是为谋求我国比较教育学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作的些许思考。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区域教育研究 “区域研究”方法论 教育的区域研究 教育的问题研究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研究 研究框架 全球化时代 比较研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而不同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探索》(课题批准号:DDA070174)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东北亚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比较研究——基于“区域研究”框架的分析》(项目批准号:NENU-SKB2009)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本文所说的“区域教育研究”是指在比较教育学中,用“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的方法论来考察一定区域的教育的一个领域。它被认为是比较教育学的“接近领域”或“邻接领域”。[1]笔者将其视为比较教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朗化、深刻化,这使得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冯增俊;;论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3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苏真;日本比较教育学教授马越彻谈外国教育研究问题[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03期
5 杨锐;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层次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6 张德伟;;国际比较教育学领域倡导“区域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时见;刘揖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梁荣华;孙启林;;对历史人文主义的扬弃和对科学实证主义的追寻——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特性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董建新;陈贵梧;;问题与反思: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9年00期
4 陈慧;全球化趋势下文艺学的民族性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5期
5 张春晖;;谈创造性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6 周军蓉;;论比较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7 马早明;冯增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田莺;;《新青年》媒介文本分析研究现状与改进[J];新闻世界;2009年12期
9 于苏娜;姜峰;;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王建;张力军;刘东风;;人文社科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德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研究的提倡及其基本问题[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贵梧;对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2 王琪;文化视野下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多元文化主义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蒋衡;7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质性”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安东尼奥·诺瓦,邢克超;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分析模式:领域与分布[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4 D.L.桑顿,耕香;美国区域研究的起源、性质和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陈家喜;;地区研究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革新[J];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6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7 王长纯;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散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燕军 ,David Singh Grewal;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权力[J];社会观察;2004年05期
2 李宏毅;全球化背景下看中国发展[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2年02期
3 王发兴;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战略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05期
4 王明美;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以春节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5 何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教书育人;2006年05期
6 王兆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吴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原创[J];学术月刊;2000年01期
8 李智慧;;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姜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发展思路——简论哈贝马斯民族国家理论[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10 郭景萍;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宪政改革[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无形遗产保护[A];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方主题发言及论文文集[C];2002年
3 景亭;;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整合[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林娅;;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伍开昌;;试论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政党的构建[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德才;;全球化背景下文明的和谐的路径[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家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吕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北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9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臧乃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海英;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抉择[N];吉林日报;2009年
2 代恒猛;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福利国家”理念[N];学习时报;2003年
3 刘娅;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传播[N];中华新闻报;2009年
4 李雪慧;全球化背景下,,反腐也须全球化[N];检察日报;2003年
5 余 旺;《东方早报》:成长在全球化背景中[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许坚(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教授);从全球化背景看国际政治[N];光明日报;2001年
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沈晓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N];联合时报;2007年
8 记者 赵海旭邋王夏斐;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与旅游发展新路[N];杭州日报;2008年
9 布里默/著 小乐/译;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国家的教育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梁丁海;世界迫切需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D];山东大学;2005年
3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孙亚飞;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府职能变革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春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龚锋;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
9 侯水平;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D];四川大学;2003年
10 王庆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权力合法化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飞;全球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的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余飞;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汽车巨头在我国的发展战略及我们的出路[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伟;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权力的整合[D];郑州大学;2001年
4 丁国声;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D];吉林大学;2004年
5 高寒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民公德素质培养的理性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刘艳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D];南昌大学;2005年
8 胡明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讨[D];安徽大学;2005年
9 魏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卢艳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理想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6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6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