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12:21

  本文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解析,在"ASP.NET技术论坛"中选取了一个月的交互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密度、社群图、中心性、小团体以及小世界效应等方面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结构,并从意见领袖、小团体建设、弱连接、吸引孤立者等角度对社区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结构优化,促进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智慧发展。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分析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在传统的知识共享过程中,正式的信息交流处于主要地位。如今,基于Web的虚拟社区提供了很多进行非正式信息交流的机会。Ganter Group的调查曾表明组织成员70%的信息和知识是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中获得的。网络环境为知识交流和共享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人们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费成;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2 张瑜;;BBS网络空间的社会交往领域——以水木社区的实证分析为例[J];青年研究;2007年08期

3 肖冬平;顾新;彭雪红;;基于嵌入视角下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8期

4 宫辉;徐渝;;高校BBS社群结构与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向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在线协作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影;;关系网络与农村借贷——以黑龙江省Q村的实证调查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丽晶;武艳君;;近年来虚拟社区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3 顾慧君;;基于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4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5 王发明;蔡宁;朱浩义;;集群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叶新东;朱少华;;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王陆;;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内容:互动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俊;王少平;曹俊;;卡伦堡工业共生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程志宇;;Web2.0时代企业网络社区营销模式及创新[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施杨;李南;;知识主体中心性对团队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瑜;;网络社会的交往与秩序——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交往场域及其内在机制研究[A];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C];2007年

5 郑佳谦;徐隽;姚静;牛军钰;;论坛社区用户时空特征建模与挖掘[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6 钟钢;曹俊;曹丽君;王少平;;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量化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礼平;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社会网络、配偶支持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岳洪江;基于科学计量的管理科学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陈良民;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知识流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4 秦长江;基于科学计量学共现分析法的中国农史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万里;时间序列中的知识发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袁晓婷;企业R&D团队内部社会网络与团队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李江;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网络化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苟娟琼;虚拟服务价值网的建模与动态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闲月;产业集群网络特性对其创新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何培;非正式组织网络结构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晏小红;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蒋云鹏;企业间网络组织的社会特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5 石海瑞;企业间网络组织负效应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6 刘俊彬;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Web资源挖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莫俊英;中小外贸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考察[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杨璐;组织内部个体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刘帅;精武会社会网络之研究(1909-1941年)[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10 吴悦;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恩尧,侯东;基于MIS平台的企业知识网络的组建[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2 陶冶,鲁若愚;企业知识流动浅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杨虹;陈莉平;;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企业间的知识学习[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4 席运江,党延忠;基于知识网络的专家领域知识发现及表示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8期

5 胡振华,刘宇敏;非正式交流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渠道[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柯江林;石金涛;;驱动员工知识转移的组织社会资本功能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7 奚雷;彭灿;;战略联盟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8 王越;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知识传导及成本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9 王清晓,杨忠;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一个情境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6期

10 肖冬平;顾新;;知识网络的形成动因及多视角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绍昱;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婷婷;非正式创新网络及非正式交流空间的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江;于达仁;鲍文;万杰;;知识管理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2 黄晓燕;;新经济下学校的知识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3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4 郑世良;曹建清;;基于Wiki的教育科研成果的群体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常亚平;覃伍;阎俊;;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2期

6 张海生;吴保根;黄利利;;大学城知识共享动因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7 强健;梅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8 鲁永恒;赵淑英;胡爱荣;孙永波;;浅谈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J];经济师;2010年03期

9 高蕾;;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学生信息交互分析[J];经济师;2010年03期

10 王怡然;张楠楠;;高校创新团队互动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鹏;;社会资本视阈下政府部门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肖久灵;汪建康;;基于流程的企业知识管理审计整合架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郭彦丽;;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研究[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5 徐虹;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组;胡家伦;林巍;姜福共;李培俊;葛朝晖;;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7 章茜;;浅析知识管理与企业组织创新的关系[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翁莉;;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模式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魏红梅;鞠晓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型客户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成洪;龚健;;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知识管理实施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迎彬;换种角度看待谷歌“版权门”事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志刚 通讯员 李正刚;宜昌:新概念“学习”[N];检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蕾;斯必克与中国共发展[N];中国电力报;2010年

4 记者 符立萍 通讯员 刘华;大庆石化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成立[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赵欣 赵西萍 周密 徐海波;如何认定与管理企业内部知识产权?[N];首都建设报;2010年

6 记者 李佳师;国家发改委——微软公司软件创新中心启动[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晓文;UL与SGEPRI签署合作备忘录[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莲英 特约通讯员 朱淑兰;龙城飞将战湘桂(下)[N];国际商报;2010年

9 王守华;集贤输油站师带徒形式多样化[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毛晶慧;政企联姻 力促中国软件产业升级[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星;市场机遇信息搜索的社会网络模式及其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安小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空间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亚丽;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建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谭绍鹏;中外厂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钟琦;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网络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齐丽云;客户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石宝明;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唐锦铨;面向产业集群的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玲;知识共享对管理咨询公司声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2 曾露莎;基于Web2.0的企业知识评价方法与系统[D];浙江大学;2010年

3 钱江;组织变革行为策略协同与效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江;技术路线图导向的知识网络协同建立方法及系统[D];浙江大学;2010年

5 赵晶锦;保险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袁法奎;知识共享对评价型非交易虚拟社区成员忠诚度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文海;开放知识资源的共享组织和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牛长乐;面向科研团队的知识加工线生成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勇;基于博弈论的知识联盟合作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贺威;社会网络视角下渠道演进与知识创新的关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6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76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