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内蒙古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与求助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9:30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与求助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 心理健康 心理求助


【摘要】: 近年来,高校扩招在满足了国家对人才需要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的问题。随着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就业岗位的相对匮乏,不但给本科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在校的研究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压力和挑战,使得他们产生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从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影响了研究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对内蒙古农业大学450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求助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措施。 研究得出: (1)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水平,说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2)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年级和婚姻状况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和三年级研究生、未婚的研究生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3)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的求助态度在性别、民族、年级、婚姻状况、来源地等变量上也表现出差异性。女性对专业求助较男性有更为积极的态度;汉族对专业求助的容忍度要高于蒙古族研究生;不同年级的求助态度不同,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对专业求助的需求最高,但对专业求助的容忍度却最低,因此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值得关注;未婚的研究生对专业求助的需求最高;来自城市的研究生对专业求助的容忍度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牧区的研究生。 (4)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求助态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求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 最后,本文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心理求助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8-9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的意义9
  • 2 文献综述9-17
  • 2.1 心理健康的概念9-10
  • 2.2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10-12
  • 2.3 心理求助的研究现状12-17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
  • 3.1 研究对象17-18
  • 3.2 研究假设18
  • 3.3 研究方法18-19
  • 3.3.1 抽样方法18
  • 3.3.2 调查方法18
  • 3.3.3 研究工具18-19
  • 3.4 统计方法19
  • 4 结果与分析19-32
  • 4.1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SCL-90)19-24
  • 4.1.1 研究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19-20
  • 4.1.2 研究生与本科新生的SCL-90 的测验结果比较20-21
  • 4.1.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统计学资料方面的特点21-24
  • 4.2 研究生的求助态度现状24-29
  • 4.2.1 求助态度问卷的分析24-25
  • 4.2.2 求助态度问卷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25-29
  • 4.3 求助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9-31
  • 4.4 研究结论31-32
  • 5 建议与对策32-35
  • 5.1 依据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的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32-33
  • 5.2 高校应逐步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33-34
  • 5.3 发挥导师的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34
  • 5.4 加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34
  • 5.5 对求助态度现状的建议与对策34-35
  • 6 讨论35-36
  • 注释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 附录41-46
  • 作者简介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华,曲莉;研究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对策[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汪涛,杨国愉,冯正直;军医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3 陶辰,汪爱勤,扈国栋,王安辉;军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4 高一虹,陆小娅;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2期

5 史清敏,王增起,王永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3期

6 王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1995年05期

7 胡湘明;论中国青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J];青年探索;1996年05期

8 王思斌;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9 孙艳平,吴谅谅;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10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605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05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