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学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困扰型、自适应性、累积性、多重性、阶段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通过正确分类、自我调适、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调适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正常的。马建青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一书指出:“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1](P10)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日益引起高校的关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明芳;;浅析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策略[J];大学时代(B版);2006年11期
2 彭松波;陶进;;大学生就业负性心理的援助模式[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3 梁丽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旭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0期
5 谢嘉梁,杨燕,胡祖凤;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及矫正[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杨智平;大学生自杀的认知原因分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谷凤艳;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艳;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丽;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孔德民;转型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的预警机制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戴巍;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路晓丽;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邓玲;论高校学生自杀现象[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敏;;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J];才智;2011年21期
2 姚斌;闫琼;王小康;钞秋玲;;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求助态度的调查研究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3期
3 郝雪;陶丽;欧阳鑫乙;;理工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华章;2011年21期
4 郑学丽;;“吸烟”折射出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5 吴文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6 赵林萍;施玉华;施福才;;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1期
7 周建明;李静;;高职学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8 徐进;马锡骞;;基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音乐治疗试验[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9 张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能云;;浅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臣;郭晓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燕晓;;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郝志红;;关于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宫梅玲;;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疗法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万志莉;钟志兵;;大学生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特点[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周永平;;关于大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防治的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峥嵘;“心理问题”往往不是问题[N];新华日报;2009年
2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教授 范丽;当代中国心理问题表现为“六大缺失”[N];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飞;5·12震区人群可用手机咨询心理问题[N];健康报;2010年
4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宋崇升 杨甫德;社会“掉队”者心理问题亟待重视[N];北京日报;2010年
5 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 许建阳;考后谨防8种心理问题[N];保健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初霞;中小学生亟待解决四大心理问题[N];哈尔滨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岚 见习记者 李黎;“遥感”心理问题 “知病”又能“治病”[N];洛阳日报;2011年
8 杨元德;过分自尊也是心理问题[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9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宗鼎法;心理问题谁都会有[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瑶;基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杨仕进;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靖原;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8 汪琼;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2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2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