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0 06:18

  本文关键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本文首先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内涵,然后紧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性、动态性、协调性以及特色性,从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一套系统、全面地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借助这些指标及其测度来准确判断和有效监控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关键词】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
【基金】:四川省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与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SC09B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首次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鲜万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万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高成军;;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区域差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孟森;;论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教育产业化对国民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性的影响[J];高教论坛;2006年02期

4 胡举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5 李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7 张涛;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4期

8 栗玉香;;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财政分析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5期

9 吴开俊;关于公立学校转制的观察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10 本刊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华;青岛市普通中学有偿家教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赛明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杨慧;上海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爱军;浦东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措施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璇;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鲍艳丽;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松;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刘林琳;延边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新蓉;我国公共教育制度与教育均衡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吴刚平;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信;更有成效地加强农村经济调查工作——国家统计局召开全国农村经济调查座谈会[J];中国统计;1980年03期

2 闵繁君;从县级统计部门看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J];中国统计;1980年04期

3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J];人口研究;1980年02期

4 于洞娥 ,周英;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5 ;全国第二次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将在我省召开[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6 王路 ,阴国祺;发展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1期

7 陆戈;统计基本知识讲座 第三讲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J];中国统计;1981年02期

8 陆戈;统计基本知识讲座 第三讲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二)[J];中国统计;1981年03期

9 覃平;发展速度与经济效果[J];学术论坛;1981年02期

10 ;当前工交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省;;中国脆弱地质生态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表述原则[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盛昭瀚;梁梁;吴文谋;;城市综合协调发展的PC-AHP决策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赵景柱;张永光;徐斌;;行业优先发展排序的研究——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包涵龄;;指标评价系统的元素关系及其综合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朱建平;李常英;;全国劳动力结构指标体系的确立及主成份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孟令尧;;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林朝阳;;中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兰运超;;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解殿春;;论露天矿平峒溜井运输的经济性[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际洲 徐宗中;国际一流 山东电力离你多远[N];中国电力报;2000年

2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赵宇;中国纯理论研究走向世界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初建高校评估制度[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5 ;“上海典型住宅价格指数”将出台[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顾海兵;关于“十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0年

7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8 孙维林;关于国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0年

9 北京市卫生局 史炳忠;浅析招标采购方式与评价体系[N];健康报;200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优秀的企业必须创造优秀的管理[N];经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波;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4 陶长生;水利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潘静娴;甜瓜穴盘苗成苗生理基础及其相关技术参数确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徐德友;粗集信息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效能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海燕;高速公路项目社会影响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3 高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4 宁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D];东南大学;1989年

5 张小民;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6 王永奇;工程机械维修质量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李海燕;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系统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李晓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林玉玲;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管理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10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4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4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