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个案

发布时间:2017-08-13 05:15

  本文关键词: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个案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博雅课程 混合式学习


【摘要】:推动高校博雅课程开展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有利于提高博雅课程教学质量,还将对高校素质教育产生普遍借鉴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以学习环境设计为重心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模式,并基于此模式探讨了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实证表明,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有效途径;相关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课程混合式学习实践的开展。
【作者单位】: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务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高校 博雅课程 混合式学习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博雅理念的高校视觉素养教育研究”(项目批号:B-a/2008/01/009)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博雅教育也称文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博雅教育首先由亚里斯多德提出,其核心概念是自由,其目的是培养个体自身发展的素质。”[1]在汉语词典里,“博雅”即博学而高雅的意思。“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能够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是治学和修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2 (香港)张伟远;网上学习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测评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彬;网络道德:大学德育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2 肖辉;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华勤;论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邹筑煜;大学教师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6 乐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模型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7 高永兵;赵宇红;靳荣;;利用QQ群构建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8 梁玉娟;彭华茂;王迎;黄荣怀;陈庚;;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9 陆平;反哺现象: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新格局[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10 廖诗艳,黄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海云;;21世纪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变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安;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邢金宇;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雅洁;我国高等教育网上学习的应用推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褚芸芸;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许妲;网络中新型人际关系分析—以网上交友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华英;“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多媒体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胡玲翠;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秀霞;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蒋汉耘;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伟远;开放大学的网上教学:亚洲地区七国九地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2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3 黄福康,刘金水,赵庆刚;中小学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实效亟待提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之国际比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俞国良,林崇德;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年10期

6 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11期

7 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彭正梅;美国大学普通教育理论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友霞;;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总体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赵丽娜;周吉顺;;基于WEB的高校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8期

3 张慈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田晔;邓海顺;;高校多媒体教学实用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5 郭伟;;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6 丁卓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7 陈洁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石百千;;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9 何瑞金;;基于高校档案开展远程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11年14期

10 肖坚;;高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广生;;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刘梅玲;朱学义;杨世勇;张涛;;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调研分析[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3 韦健;;高校外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唐志军;;对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唐志军;;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6 张丽娟;;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卜迪扬;;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中计算机仿真应用与教学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申慧萍;钱俊彦;;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佳;;JSP/Servlet在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钱怡;;基于数字化校园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峰;信息化是一种手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李阳邋记者 李丽云;技术创新方法论进入黑龙江高校[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卢旭成;校企合作“软”投入更重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山边;国际GIS高校开源大赛启动[N];中国测绘报;2007年

5 记者 张晔邋通讯员 唐强;企业与高校携手培育软件人才[N];科技日报;2007年

6 孙长哲;第17届广东省“文泰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开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于露;谷歌CEO来华与众高校合作推“云计算”[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8 曲阜师范大学 李红兰;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同济大学教授、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 王荔;高校数字媒体教育如何与产业对接[N];文汇报;2008年

10 见习记者 刘肖勇;广东软件业人才缺口严重[N];广东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洪林;药物发现及靶向虚拟筛选的算法与程序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宪宇;基于Notes6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何钧;高校机械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4 卢东霖;高校网络教学中的协作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宏铭;宁职院校园办公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6 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秦丽媛;山东省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田荣先;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刘进军;我国高校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群规划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陈亚龙;高校学分制学费信息分布式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5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5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