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蝴蝶效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5 23:00

  本文关键词:“蝴蝶效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蝴蝶效应 高校 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活 心理问题 新形势 培养高素质人才 辅导员 贫困生


【摘要】:从"蝴蝶效应"引起思考,结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对策,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关键词】蝴蝶效应 高校 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活 心理问题 新形势 培养高素质人才 辅导员 贫困生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蝴蝶效应”的含义“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昌义;蒋远喜;汤洁;王超;;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隋喜文;“蝴蝶效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教育艺术;2000年06期

3 栗志;曾觉吾;;网络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周晨;;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妮娜;;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硅谷;2008年05期

2 伍红军;朱叶丹;;混沌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3 夏茂香;;浅谈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年32期

4 张增良;鲍东杰;李宁;;谈趣味效应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年08期

5 曾雅丽;李敏;蔡茂华;;探析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8年18期

6 魏勇;徐建平;鲍东杰;;借鉴趣味教育效应的启示,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何健;关于“蝴蝶效应”与班主任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S3期

8 王李艳;朱碧霞;;利用校园网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9期

9 刘玉梅;;互联网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炜;;加强辅导员培训培养 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初探[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子仪;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艳娟;互联网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改革与战略;2004年03期

2 陈立民;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兼结合[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3 邓兴明,姚蔚;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预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莫坷,赵君;合成军 合成原则 合成途径方法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文安;挑战与对策: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田作淳,陈文恩,姚跃传,伍李春;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奕,胡艺华;关于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5年05期

8 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理宣;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10 陈明清,冯纪明,卢年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勇宽;王变英;边永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30期

2 佚名;蝴蝶效应[J];高中生;2005年03期

3 ;奇摩高校[J];少年人生;2004年12期

4 王孔文;人生的蝴蝶效应[J];校园文苑;2005年05期

5 吴先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蝴蝶效应[J];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6年09期

7 李红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内容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

9 牟宏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整合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0 李丹仪;穆湘兰;;高校政治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茉玲;曹福平;;高校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施居府;;关于高校学科群建设的思考[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李政年;王有谦;项光强;余浩;柯文棋;黄志强;;海军舰(艇)员心理健康调查[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蒋湘玲;郭敏;;海南医学院校实习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林永和;;浅析高校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莹;;浅析通信服务工作中的“蝴蝶效应”[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徐英;任晓萍;;在高校如何运用内观疗法治疗认知障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姜节胜;;高校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张临友;郭晓彤;;浅谈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举;蝴蝶效应[N];深圳特区报;2005年

2 苏恩泽 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国家安全新威胁灾变的蝴蝶效应[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4 记者 叶红菱 实习生 李杰伟、张涛;处女地乏人耕 高校大卖场鲜见硝烟[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福州 廖文;给高校更名泼点儿冷水[N];中国信息报;2005年

6 扬州大学 陈景春;高校与产业发展互动[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施恋林 王万隆;高校BBS呼唤贴心服务[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苏长虹;高校“租房解禁”是喜是忧?[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10 记者 张伟卿 实习生 徐勤雷;高校出现毕业后“留守一族”[N];济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梁祥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耀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益;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晓锐;高校水环境物流管理与控制模型系统的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进;新时期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阙墨春;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素质要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于惠;高校主体性德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瑞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秦雪峰;论法治进程中的高校行政[D];河海大学;2003年

9 梁晓妮;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雷水清;高校内部营销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8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8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