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学 人性假设 知性人 智性人 “转识成智”
【摘要】:从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上讲,人是"知性人"和"智性人"的统一体。现代教育学倾向于"知性人"的价值假设,着重于满足人认知世界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这种价值选择正面临着来自人的"创生性发展"和社会的"智能化发展"的双重挑战;为了应对这样两种挑战,当代教育学的人性假设需要从"知性人"上升、拓展、融通到"智性人",达成"知智相通"、"转识成智"的价值立场和走向,更好地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之需。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学 人性假设 知性人 智性人 “转识成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8JA880019)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人是知性人和智性人的统一体(一)知性人:环境的适应者历史上关于人性的假设有多种说法。石中英教授将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归纳为“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和“社会人”。并指出,比起这四种人,人更像“游戏人”、“文化人”、“制造人”或“劳动人”。[1]P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学报》学术专题征集及预告[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2 张楚廷;;教育学与人学[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3 ;《教育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4 王慧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5 杨行玉;;对远程网络教育成本研究的多维反思[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吕丽艳;;教育学学科知识地位的回归——也谈教育学的立场或地位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7 乔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学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宋利国;;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9 江峰;;论教育学的价值哲学基础——基于舍勒的现象学价值哲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10 乔治·切尔斯;罗贝托·赛尼;黄兰兰;;记忆的留存——一部教育传记词典[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红;;论中国近代教育文献的基本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9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承 曹国厂;一堂特别的“农民教育学”课[N];人民日报;2011年
2 张弘政;多学一点教育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金柯 庄玉兴;“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N];解放日报;2003年
4 李北陵;用“穷人教育学”破解教育“短板”[N];工人日报;2007年
5 毕诗成;可惜,懂穷人教育学的人少了[N];经理日报;2007年
6 盛大林;“穷人教育学”的核心是教育公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毕诗成;懂得“穷人教育学”的人有多少[N];工人日报;2007年
8 艾琳;“穷人教育学”温总理讲给谁听?[N];经理日报;2007年
9 佟吉清;和谐社会需要穷人的教育学[N];中国妇女报;2007年
10 周亚棣;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君;关于教育人性化的驳论[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季兵;论生态主义教学价值观[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淑霞;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教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何丽敏;读图时代的图像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伟强;关于教育管理人性理论的反思与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红波;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刚;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胡万山;“教育是什么”的辩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8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0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