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状况影响的质性研究——基于四川省某大学个案访谈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状况影响的质性研究——基于四川省某大学个案访谈的分析
【摘要】:了解和掌握来自5.12大地震对灾区大学新生心理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为下一步做好做好灾区大学生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四川省某高校来自灾区的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以校园生活满意度、校园关爱度、惊恐维度、自信维度等多个研究维度选取了5个对象进行个案访谈。结果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大学新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灾区 大学新生 心理状况 影响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科研项目(CJF08047) 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81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世界震惊、举国震荡,可谓之为国殇。灾区人民在经历亲人的死亡、受伤及财产的损失之后,在心理上均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与影响,比如无助感、强烈的害怕、恐惧、悲伤、自责等情绪。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此种经历容易形成个人的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萍;灾难心理服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2 蒋巧君;;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炳海;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理念结构与形成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周贤;中小学教师个别辅导技能形成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英萍;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职高生生涯成熟及生涯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浩华;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丽丽;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张庆武;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梁怡;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成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沈红娟;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陆霞;基于知识管理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彩;胡佳怡;肖涛;;高校学生应激反应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文;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述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钟文娟;;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与健康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4 吴仲敏;160名中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2年07期
5 刘春华;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简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张玉茹;突发社会灾难的危机干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谢杏利;邹兵;;中专生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祁振华,刘元辉,张金凤,杜铁女,史春青,竺存正,刘瑞杰;母孕期遭受地震恐惧对子代智力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年04期
9 贾福军!453000,杨德森!410000长沙市,王学义,张本,徐广明;唐山地震孤儿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马伟娜;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2 刘幸娟;纪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李远贵;;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4 张春艳;;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5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6 魏学飞;;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7 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8 路红显;;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胡岚;刘翠翠;秦红霞;;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后不同形式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严立宁;马静涛;于聪;;关于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张彩云;张燕明;何镜炜;;香港浸会大学新生中新移民对心理素质、生活技巧及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田晓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刘岩;顺义近八百困难大学新生获救助[N];北京社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妍 实习生 韦政希;大学新生如何度过情绪焦虑期[N];陕西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琼燕 通讯员 张鹏飞;我省设“扶残助学基金”资助 贫困残疾大学新生完成学业[N];陕西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媛媛;贫困大学新生可获6000元救助[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5 记者 吴杰文;457名大学新生喜摘“星”[N];潮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童曙泉;贫困大学新生救助金增至4500元[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德智;2010宁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启动[N];华兴时报;2010年
10 韦琨;199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资助[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芹妹;大学新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司秀玲;大学新生的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岩弟;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晓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9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3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