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以教研组如何开展校本教研为线索,列举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研究以及对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思考。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践与思考
【分类号】:G428
【正文快照】: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为了改进学校教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宁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2 孔凡哲;李利璋;;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12期
3 胡庆芳;我国校本教研理论研究的多维度检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维振;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2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J];湖南教育;2006年15期
3 胡苏绸;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4年25期
4 陈家刚;;从教研组走向合作型教研组织——从教师专业共同体得到的借鉴[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曹建军;对校本教研的一些理性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春;中小学虚拟教研活动的特点、功能与组织管理方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廖冬莉;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阮瑾怡;高中学校校本研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磊;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艳;小学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静;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淑英;新课程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梅珠;校本教研的案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乌日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参与式教师培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许丁铃;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的新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邓友超,李小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余保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4年08期
4 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久华;;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1期
2 吴圣潘;;新教师专业发展从“磨课”开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03期
3 赵艳霞;;合理发挥教研组职能 创造师生双赢新境界[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年10期
4 黄友安;刘树生;;浅论专业导向的教师社群建设[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孙洪然;;教研组长姓“教”还是姓“研”[J];学校管理;1994年02期
6 巴达尔胡;苦心耕耘结甜果[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06期
7 李叶峰;;教研组长课程领导研究的缺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8 马连奇;;学区教研活动: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徐惠仁;;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与运行[J];人民教育;2010年22期
10 王风琴;发挥教研组功能以教研促课改[J];甘肃教育;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选;;促进区域交流 加强地区建设——小南川大教研组活动写实[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金萍;;创建学习型团队,努力提升教学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李克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黎小兰;;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浅析民办学校校本教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王洪斌;刘欣;张志;;《实现信息技术资源零浪费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杨小锋;;夯实网络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李培祥;邱家述;平丹灵;;文科教学实现信息技术资源“零浪费”的实践[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全;校内QQ群教研的规范与引领[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特级校长 金哲民;用组长文化培育教研组文化(下)[N];东方城乡报;2008年
3 逄卫革;教研组长也要竞争上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河北省唐山一中副校长 王卫国;理想的教研组长是啥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学 黄文龙;重建教研组势在必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记者 刘思波;创建“五型教研组”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抚顺日报;2007年
7 ;教研组,教师研习的“大课堂”[N];文汇报;2004年
8 特级校长 金哲民;用组长文化培育教研组文化(上)[N];东方城乡报;2008年
9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辽宁省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长 王岚;教师成长要互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峰敏;优化教研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超;合作型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学成;当代教师的合作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白磊;学校基层教师组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敏;合作的专业建构策略对教师新课程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黄鸟英;高中化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毛移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江晓春;论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柏龄;扎兰屯市校本研修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菊萍;追求教师生命的真实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7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4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