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
本文关键词: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
【摘要】:当前数字娱乐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对教育的冲击日益凸现。因此认真研究娱乐对教育的影响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寓教于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开始,探讨了"乐"对于生命及教育的意义,提出在尊重学习者生命意义和乐趣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活体验与乐趣"和"学习目的与手段"相融合的娱教技术这一新命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娱乐 寓教于乐 娱教技术 教育技术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教育的新挑战:数字娱乐产业的爆发性发展IDC的研究显示,2003年我国内地网络游戏收入为1.596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高达8.229亿美元[1];目前全国大约有网吧(合法和非法)30多万个[2-3],网络游戏用户1380万,这一数字到2007年将达4180万,而其中50%以上为青少年[4];目前全国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沙琦,冯建军;论主体间性及其教育[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志定;;IT环境下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5 王骥;课程评价改革趋势探微[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6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严仲连;德育课程及其特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龙宝新;从理性观的变迁看教育精神的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李长伟;批判与反思:教育学的生命之维——与李政涛同志商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苏静;论课程观的主体间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3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世凤;小学德育新课程生活化取向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黎明;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华;;论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与设计[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2 张向娟;王忠华;谭瑶;;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的新途径——从设计游戏中学习[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3 潘水萍;;“完整人格”与“优美心灵”——审美教育在当下教学中的意义[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4 陈万民;;从“寓教于乐”到激发学习的内在需求[J];中小学校长;2007年03期
5 余庆;;重新理解寓教于乐[J];基础教育;2010年06期
6 张声雄;范芸;;寓教于乐的“金”典游戏[J];全国新书目;2003年11期
7 王莉;;“寓教于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06期
8 陈陶;;情感教学与寓教于乐[J];物理教学探讨;2006年14期
9 李霁;;屈原的教育理念探析[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10 邸改;李学卫;;浅谈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庄伟武;;寓教于乐 情理交融——论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盛秋蓉;;创设多元环境 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朝庆;刘礼年;成爱玲;;中学生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权江红;;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那点事儿》为例[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青 杨士龙;加拿大:快乐与自由,基于遵守规则与纪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李静;学交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N];南宁日报;2007年
3 廉世民;搭建寓教于乐的实践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王晓明;教育游戏寓教于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马建国;“寓教于乐”也不能过度,英雇主不爱要本国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李海俊 张春玲 侯美蓉;暑假补课热度不减[N];晋中日报;2010年
7 赵临潼;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N];安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清;老教师“爱心义演”进校园[N];乐山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张千红 王景飞;“红歌”唱响校园[N];昌都报;2009年
10 梁冬;学生犯错错在哪?让他唱支童谣也许就懂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亦纯;学习型手机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丽;基于J2ME的教育手机游戏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云;苏珊.朗格艺术符号概念的审美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峰;在线教育游戏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永强;基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栋;知识竞答式网络教育游戏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7 皮健;教育游戏在初中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红梅;基于娱教思想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文军;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刘佳;当代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审美教育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7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4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