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济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巡礼
本文关键词:建设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济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巡礼
【摘要】:近年来,同济大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开展多层次专业化培训,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抓好重点学生与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得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危机干预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同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在1983年,学校党委就专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文,组建了当时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2004年专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恒泰 ,王吉广;心理健康与成才——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2 刘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3 王耀廷;谭平;;“课桌文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09期
4 焦宗裕;;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5 马建青;;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和心理因素[J];青年研究;1989年02期
6 李焕明;;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焦虑情绪[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年04期
7 张俊民;;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心理学探新;1990年01期
8 李兆源;;异性青少年交往环境与心理健康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年01期
9 郭良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外因辩证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赵为民;;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J];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杨大刚;张亚志;;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颜世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管理模式探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苗元江;余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张金彦;姚海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杨晓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朱育红;马述伟;陈俊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骨干培养中的探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傅宏;;从三级预防保健的理念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江苇;大学生:你健康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大学生也需要心理疏导[N];大众卫生报;2000年
4 黄海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变奏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郭泉真;学会探索自己的心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吴芳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朱文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规范化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袁潮;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明睿;理工科大学生焦虑状态下的行为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4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8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