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3:11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摘要】: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与国内其它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因其办学理念、教育对象等特殊性而具有显著地差异性。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导致普遍认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很突出。尤其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成为其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本研究以民族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入手,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考察不同学科类型、性别、年级、民族在人际关系状况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进行调查分析,并考察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民族心理困扰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自制的《民族院校大学生调查问卷》,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民族心理困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研究发现:1、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轻、中、重程度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62.9%、25.5%、11.6%,即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民族心理困扰状况,轻、中、重程度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69%、30%、1%,即民族心理困扰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般困扰;2、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民族心理困扰在不同的学科、性别、年级、民族的研究变量中存在一定的差异;3、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民族心理困扰总体上相关性不显著,但在个别因子中相关性显著。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民族院校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生 人际关系 民族心理困扰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言11-15
- 一、选题缘由11-12
- (一) 民族院校教育的特殊性问题11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1
- (三) 民族冲突与和谐发展问题11-12
- (四) 个人原因12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12-13
- (一) 研究目的12
- (二) 研究思路12-13
- 三、研究方法13
- (一) 文献研究法13
- (二) 实证研究法13
- (三) 统计分析法13
- 四、研究意义13-14
- (一) 理论意义13-14
- (二) 实践意义14
- 五、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15-24
- 一、相关概念15-19
- (一) 人际关系15
-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15-16
- (三) 人际关系困扰16-17
- (四) 民族心理困扰17-18
- (五) 民族认同与民族融合18-19
- 二、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概述19-21
- (一) 人际关系的类型19-20
- (二) 人际关系的特征20-21
- 三、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21-23
- (一)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的研究21
- (二)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21-22
- (三)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22-23
- 四、关于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实证研究23
- 五、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23-24
- 第三章 研究过程24-40
- 一、研究假设24
- 二、研究方法24-26
- (一) 研究对象24-25
- (二) 研究工具25-26
- (三) 施测过程26
- (四) 研究程序与数据统计处理26
- 三、研究数据与分析26-40
- (一)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结果26-31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状况的研究结果31-38
- (三)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民族心理困扰的相关分析38-40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40-48
-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40-43
- (一)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状况分析40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困扰各个维度的分析40-41
- (三)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各研究变量分析41-43
-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状况43-46
- (一)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整体状况及三个维度分析43-44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的研究变量分析44-45
- (三)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心理困扰的民族变量分析45-46
-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民族心理困扰的相关分析46-48
- 第五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48-53
- 一、教育的内容48-49
- (一) 民族文化知识48
- (二) 自我意识48-49
- (三) 沟通与交往的技巧49
- (四) 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49
- 二、教育的形式49-51
- (一) 课程教育49-50
- (二) 特色活动50
- (三) 团体心理辅导50-51
-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支持系统51-53
-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51
- (二) 相同民族的社会团体51-52
- (三) 不同民族的社会团体52-53
- 结束语53-55
- 一、研究结论53
- 二、研究的不足与思考53-55
- 参考文献55-57
- 一、著作类55-56
- 二、学位论文类56-57
- 致谢57-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59
- 论文类58-59
- 附录59-6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海红;刘健;热西旦·吾买尔;;民汉合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分析——以南疆某高校为例[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787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78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