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充分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度及其原因,是实事求是制定教育改革的合理具体目标与科学推进策略的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AA070044)“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教育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社会事件”,起始于改革开放后,迄今已逾三十年。没有谁能准确预测这场改革将于何时结束,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这场改革至少还将持续十年,因为不久前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时段便是2010至2020年。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的印象整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印象管理的内在整饰[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3 杨丹妮;论推销人员印象管理的外在整饰[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4 刘国艳;;学校变革中的若干问题与合作型学校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慧敏;“本体安全”——解读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杨丹妮;在校大学生职业角色印象整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7 周芳;;社会学视野中的博客互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8 吴中宇,胡仕勇;戈夫曼与舒茨的社会情景中个人及个人行动理论分析——现代社会学思想流派中的主观主义倾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10 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9 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邱戈;大众传播的文化断裂论当代中国媒介的身份危机[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玲;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D];苏州大学;2002年
2 王彦;走进课堂生活的无声世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泳华;网络人际传播的道德考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全明;现代网络中的语言分析[D];山西大学;2003年
5 管燕;医患传播中的“从——拒”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谢俏洁;社区人民调解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方亚琴;以北京为例对中国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赵晔琴;外来者的进入与棚户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敏;“游戏”在师生交往中的本体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高水红;;成为“教育知识”: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知识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3 朱志勇;;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4 吴康宁;;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6期
5 吴康宁;;赞同? 反对? 中立?——再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6 郑春生;探讨社会变迁的教育公平 展望“后现代”的教育社会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胡莉芳;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比较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召开[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9 高水红;“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10 鲁洁;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严志亮;市政协召开委员约谈会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N];金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6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0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