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10 23:3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自卑心理 认知根源 社会比较 虚构自我


【摘要】: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大学生 自卑心理 认知根源 社会比较 虚构自我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新解读已有研究对自卑心理的认识大多指向自我评价过低和消极的心理体验,强调其消极的一面,很少看到其促进个体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其特殊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其自卑心理往往是要求进步的表现。Adl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宜春;王以仁:郁达夫的精神兄弟——兼论“郁达夫族群”主体人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周建波;;亚文化制约经济发展的机理论略[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5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志;论极端艺术情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倪海;王明涛;;高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初探——基于B/S模式的网站设计与实现[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刘维良;论教师职业自卑心理及解决的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李力研;;体育游戏的意义:超越自卑——学校体育近代意义的心理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灏;李乐平;;霍妮新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进礼;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许毅;性定向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丹芬;中医气质学说及中医气质量表(TCM-QZS)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8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军;生物反馈对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翁乾明;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梁添祥;广西第九届运动会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静;从问题解决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D];西北大学;2002年

5 马小琴;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与性功能的研究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6 叶富莲;爱德娜:一位孤寂的新女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雷玉琼;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D];湖南大学;2002年

10 黄雅静;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希庭,范蔚;个性化成才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傅荣;论心理咨询的理论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刘芳;系统思维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郑涌,黄希庭;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6 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7 翟洪昌,史清敏,黄希庭;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8 黄希庭,李嫒;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9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曾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10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小龙;;心理分析学派试探[J];读书;1981年08期

2 沈星扬;中国音乐界对人类应负的责任[J];中国音乐;1982年02期

3 复旦大学团委、哲学系联合调查组;;大学生中学习落伍者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7期

4 许清章;亚非地区非通用语言人材的培养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5 子静;;本地姜唔辣[J];开放时代;1984年03期

6 吴永富;;烛照幽微潜而不迷——井上靖短篇小说的潜意识描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6期

7 陈文溪,柏琴;传统音乐的保存[J];中国音乐;1986年01期

8 王珏;;关于《水浒》的几个问题(续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霍劲松;略论《沉沦》的思想深度[J];语文学刊;1987年05期

10 杜静;;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心理学探新;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张兴波;;高等农科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窦有显;;下岗女工的心理困惑及调适[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黄展骥;;假矛盾!——“正当排斥”与“不当排斥"[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4 年新民;李鸿;;125例青年女性烧伤患者心理调查及护理体会[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5 叶祥柏;冯光珍;谷才之;;去色素斑精华素离子导入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临床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6 陈建萍;;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7 吴春;;中老年人睑部美容整型术210例临床分析[A];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8年

8 贾士英;;粉刺痤疮净的临床观察[A];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8年

9 黄绍春;;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孙建平;;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静;别对孩子信口开河[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湖北省丹江市新港教管会 李荣华 唐朝中;进城打工别误子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钟细霞副主任医师;身矮可治 不必自卑[N];广东科技报;2000年

4 记者 陈建强;百余名特困生走进南开大学[N];光明日报;2000年

5 武安市职教中心 王保田;娃娃过早上学不好[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6 吴岩;抑郁症的认识疗法[N];辽宁日报;2000年

7 马宝山;消除自卑心理六法[N];辽宁日报;2000年

8 叶润;老年人情感的六大误区[N];陕西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佳楣;他们为何易成为“问题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10 石家庄乐子心理工作室 郭海滨;你不是差生![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长春;大学生行为过程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华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云霞;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的初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沈天清;高校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6 李志坚;自我意识与自卑心理——夏洛蒂·勃朗特与她的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荣凤杰;互联网与大学生社会化偏差[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卫国;网络背景下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王爱文;自卑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扬;从校园走向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27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27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