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责任意识:结构与动力分析及其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文关键词:公民责任意识:结构与动力分析及其教育的行动策略
【摘要】:针对当前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困难,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了当前研究所忽略的整体情境的动力和阻力问题,并尝试根据勒温的场论思想,对中国公民责任意识教育进行了整体和动力分析。通过整体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构成公民责任意识情境的三个维度:文化特征(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关系内容(传统社会的"义"、"利"、"情"和现代社会的"公")和现实程度(现实-虚构)维度。据此以拓扑心理学形式,举例说明了情境与人格交互作用中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在上述个体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简述了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实践的团体动力学原理,并以展望未来论坛为例,介绍了正在兴起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行动策略。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公民 责任意识 结构 动力 行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重点课题(BEA070007)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在西方文化中,公民思想有着悠久的渊源,但现代公民教育也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缺乏公民思想渊源,现代公民教育更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政治改革步伐的加快,公民意识的成长也呈加速之势,这也是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国际化的必然趋势。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瑛;;国内“差序格局”研究的文献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运超;民间借贷与差序格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保娣;浅析《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谢建社,牛喜霞;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年06期
6 王燕;当代大学生责任观的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1期
7 余红 ,杨伯溆;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J];社会;2002年10期
8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9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10 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岭红;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谭小宏;中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小方;高中生学习责任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慧;;当代青年学生群体公民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习;2010年10期
2 梁文化;;公民意识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J];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新加坡:从小培养公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Z2期
4 郭芳芳;;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2期
5 牛晓琴;;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6 孔月霞;;论公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1期
7 史晓华;新时期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02期
8 张瑞英;;学校公民教育: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6期
9 赵晓玲;;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08期
10 李丽君;邝丽湛;;主题探究模式: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德育;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国顺;;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认识与处理对策[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郝廷科;毛强;张国福;邢万莹;;延安精神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巨大感召力[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 李茵;构筑孩子未来的五大素质[N];长江日报;2011年
2 实习生 王贝 本报记者 赵宇清;让孩子多一些“公民意识”[N];黑龙江日报;2005年
3 纪秀君;法制教育应培养学生公民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婵;模拟联合国风靡中国[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媒体工作者 王石川;下跪老师,跪掉师尊跪出无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法国:请媒体入课堂,培养学生公民意识[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永森;加强公民意识教育[N];福建科技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柏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N];文汇报;2010年
9 杨维立;培育公民意识不能止于“模拟”[N];团结报;2010年
10 侯文利;学生责任意识巧培养[N];湘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变与分化[D];西南大学;2009年
2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轩颖;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庄碧光;学校教育在公民意识培养中的意义、问题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翠珍;教师的觉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仇晓梅;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葛雷;论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D];河南大学;2009年
6 王景虹;青年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张颖;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苏兰;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调查分析与教育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中亮;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3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