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分数就是素质——为分数的素质显示功能辩护

发布时间:2017-09-12 10:45

  本文关键词:分数就是素质——为分数的素质显示功能辩护


  更多相关文章: 分数 素质 素质观 辩护


【摘要】:分数与素质之争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延伸的一条内线。生活直观和大众教育哲学告诉我们:分数就是素质,分数具有素质显示功能,素质需要分数的标尺。分数的诞生引起了素质观的变迁,深化了人们对素质的认识。当代素质观应建基于"新三论"——素质—环境协同论、素质自生论、素质单维测评论,它们为沟通分数与素质提供了一条通道。分数所代表的学习素质,"追分行动"对人的素质的诱发和滋养都说明了一点: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分数 素质 素质观 辩护
【基金】:陕西省2009年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研究”(ZDKT0913)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如果说1987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1]一文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一词标志着素质教育在中华大地的诞生,那么,迄今我国素质教育已走过了22年的历程,悄然步入了成熟期。叶澜指出,“思而后行,随行辨思,以思促行,思行互成”[2]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实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论教育内部惯习评价导致的可视性教育亚文化向教育文化的回归[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王光龙;学习素质与学习型社会[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4 朱小蔓;;素质教育评价:理念与思路[J];人民教育;2007年09期

5 叶澜;;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7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9 黄文仁;刘英杰;;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丽霞;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医学生文化素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卓名汉;;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泰峰;邹永毅;周通德;;教学与学习环境网络化建设与应用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学校德育的个体化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苗治文;论学校体育的物化与人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宇玲;语言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德启;探索——反刍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大学;2003年

8 刘全心;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理性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小松;中学生学力评价研究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爱琴;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一个基于生命发展的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东娇;美国教育标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郭思乐;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策三;迫切的要求和长期任务:提高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836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36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