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新背景中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0 13:31

  本文关键词:新背景中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 教师流动 区域流动机制


【摘要】:教师流动并非简单的岗位转移,而需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师自身实现专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增值"。本文对县(区)域内教师交流和跨县(区)域教师支援两种机制的特点做了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流动机制的政策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流动 区域流动机制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育改革和发展,只有教师总量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结构性支撑。而教师流动就是实现教师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与县(区)域内教师交流相并列的另外一种教师流动,是跨县(区)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海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规划工作会议召开[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新年献词[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3 王甘武;;盼义务教育早日“义务”[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0年02期

4 缪雅琴;熊建忠;廖学文;危勇;;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均衡发展[J];湖南教育(上);2010年03期

5 王甘武;;端平义务教育这碗水[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6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7 周建邦;;教育均衡的前提是教师工资均衡[J];师道;2010年03期

8 张放平;;在201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湖南教育(上);2010年02期

9 ;资讯[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3期

10 ;三晋信息[J];山西教育(管理);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东神农溪高中课题组;;合力打造民办精锐之师——来自民办巴东神农溪高中教师队伍的调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巴东神农溪高中教育科研课题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黄泽义;;浅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王成兴;;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四大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唐宗琴;;民办学校教师的现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蒋卫山;;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用生态观解读“教育均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袁桂林;;农村教育政策的误区与建言[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露;;超越与差距:中越边境地区初中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始县政协办公室 谭芳;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N];恩施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郁芬;教育公平已从教师流动做起[N];新华日报;2011年

3 赵婀娜 马艳光 崇轶 (本报记者 赵婀娜);让教师流动起来[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记者 高伟山;教师流动如何更加有序有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周洪宇;教师流动 步伐迈大些[N];团结报;2010年

7 媒体工作者 惠铭生;遏制“择校热”教师流动非神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冯永亮;李和平委员:建立区域教师流动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郭文婧;教师流动不能简单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博主 凌军辉 (新华社记者);教育均衡不妨从教师流动始[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剑伟;区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徐新华;武汉市幼儿教师流动状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雅婷;幼儿教师流动与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源秋;民办院校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辅英;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旭;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中小学女教师流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清青;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流动与共享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少华;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中学在职教师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8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88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