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限度内的教育惩罚——一项迪尔凯姆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个性限度内的教育惩罚——一项迪尔凯姆的研究
【摘要】:教育惩罚不是达成其他目标的工具,它是一种个性限度内的惩罚,应该使它融入教育的终极使命。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性是个性的本源,个性不是先验的存在和权利,个性是道德的个性。纪律精神、对社会的依恋和自主性是个性的基本要素。教育惩罚是一种道德惩罚,是对道德违犯者的一种谴责性表达,并对遭破坏的道德权威加以复原。迪尔凯姆认为教育应该远离体罚,惩罚不应针对学业失败,应该发挥惩罚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关键词】: 教育 惩罚 个性 社会性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英国哲学家边沁说过:惩罚本身是一种恶,只有防止或者矫正更大的恶,惩罚才是必须的。边沁是以一种功利主义的观点看待惩罚的,惩罚被当作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一种工具来使用,惩罚本身并不足以自存。与之相反,康德论证了报应论的惩罚观,即惩罚不是作为达成其他事物的工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杏端,渠晓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高鹏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从斯宾诺莎、边沁到霍菲尔德[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3 魏亚萍;;我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解释[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凌,曹能秀;从“儿童中心”到“探究群体”——李普曼儿童哲学对杜威教学理论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周宗伟;权力的轮回——虚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曾玉华,许万林,王广进;唐代长安的“镇集化”特征与体育多元文化生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0 岳芳敏;健全信用制度 促进国有银行商业化[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建华;;从马克思到卢曼: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及启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陆明远;;政府规制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4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郑文标;经济与伦理的张力[D];华侨大学;2002年
6 沈亚萍;计算机犯罪的成因和防范[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章红波;德国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李新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宫家寰;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朱亚;论出版经营活动中的信用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明 ,田子渝;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时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陈先齐;苏霍姆林斯基[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3 徐景重 ,刘福国;试评孔丘的教育实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羊大;简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5 吴立岚;感化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6 李世邦;试论孔子的教育实践及其文与智、学与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吴康宁;遗传素质与才能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李仲涟 ,刘绍莲 ,赵卓群 ,肖声馥;关于超常儿童王昂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9 夏瑞庆;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赵振海;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俊杰;;李先念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教育实践初探[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张品端;;论朱熹对古代书院制度的贡献[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管理——研究——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李修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把我省教育改革搞好——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祝辞[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蒋福泉;;学习陶行知 发展师范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6 孙志刚;;试论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7 张晓志;;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8 李修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把我省教育改革搞好——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祝辞[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蒋福泉;;学习陶行知 发展师范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冯毅;;在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卫方;打假“武器”何以失效[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文三白;小议最终用户使用盗版现象[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北大人类学所所长、教授 马戎;罪与孽 论中国的“法治”与“德治”[N];北京日报;2000年
4 钱叶芳 王全兴;法·市场·内需[N];北京日报;2000年
5 贺雄飞;史铁生:解读生命[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尚超;正确认识“双五条”归零工作[N];中国航天报;2000年
7 李春玲(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让师德高尚的人讲师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永华;应该改变强制性的教学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唐景莉;教育决策和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孙志军;《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过人类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龙;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唐汉卫;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严星;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管理对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付八军;蒋梦麟及其教育价值观初探[D];湘潭大学;2001年
7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顺航;中学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课件创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88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88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