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日本“不登校”研究对我国城市辍学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25 23:07

  本文关键词:日本“不登校”研究对我国城市辍学研究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不登校” 城市辍学 启示


【摘要】:辍学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病理现象之一,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尤其是城市地区出现由非经济原因引起的辍学现象。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此类现象,并已形成较系统的学生"不登校"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对日本的不登校研究和我国的城市辍学研究做了比较和分析,并从概念、理论、实践和理念四个角度,探讨了日本"不登校"研究对我国城市辍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关键词】日本 “不登校” 城市辍学 启示
【分类号】:G521;G53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辍学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病理现象之一,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辍学行为是学生为了避免在校挫折和紧张而采取的放弃在学校的合法目标和合法手段的一种失范行为,,是在难以通过合法手段实现目标时对学校规范的一种逃避,是一种价值取向型的失范行为。我国学者自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丽杰;孙彩虹;夏薇;王海莲;陈素芬;;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致学校拒绝的现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2 刘占山;;日本中小学生经常不上学的人数近年连续增加[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7期

3 钱昀,施慎逊,杜亚松;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2期

4 益群;;浅谈日本处理学生拒绝到校的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01期

5 袁振国;关于辍学问题的中日比较[J];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6 魏莉莉;董小苹;罗国振;;“贫困文化”视野中的上海流失生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11期

7 董小苹,程福财;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J];青年研究;2003年08期

8 董小苹;魏莉莉;;上海初中辍学生研究——个案调查与发现[J];青年研究;2007年10期

9 余益兵;;初中生逃学行为:基于学校心理学视角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1期

10 武丽杰;;学校恐怖症的心理成因与防治[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罗兴根;教育平等与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两种态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梁贤艳;吴淑娴;;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根本性决定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颖萍;;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设计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童心刚;;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孙志飞;;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司诺;;从功能主义教育观看中学语文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2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吴有富;;促进贵州民族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叶萍;;浅议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的问题——基于对教育资源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纪春梅;;西藏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拉萨七县一区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一蕾;关于在义务教育中实施市级统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sノ

本文编号:920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20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