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块
本文关键词:德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块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 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家 培养模式 课程模块
【摘要】:学校心理学是德国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以慕尼黑大学和班贝格大学为例,简要分析了德国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概况及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德国职业心理学家协会提出的学校心理学家培训进修的6大课程模块。
【作者单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德国弗伦斯堡大学劳动技术和职业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德国 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家 培养模式 课程模块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07SJB88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分类号】:G44
【正文快照】: 学校心理学是德国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在德国,成为学校心理学家(Schulpsychologe/in)必须拥有心理学硕士文凭(Diplom)和教师毕业文凭(Lehramt)。学校心理学家既承担学校心理学的工作任务,又担当学校教师的基本工作。通过大学的专业教育直接培养具有教师毕业文凭的学校心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景贵;谢莉花;;德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块[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林崇德;简论学校心理学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陈家麟;;关于开展我国学校心理学服务工作的思考[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于鲁文;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宏方;;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校心理现状简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1期
6 王宏方;;国际学校心理学现状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2期
7 林崇德,魏运华;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8 佟月华;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职业特点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9 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任其平;;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克·第帕普;;谈谈世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申继亮;;是分化还是整合?——谈教育心理学体系重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瑶;宋维真;崖秋耕;顾景坤;马若飞;;多动症儿童心理测查结果及初步分析[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霍绍周;付安洲;郭兰;刘陈陵;;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文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张海音;孙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木;德国:想当教师不容易[N];科学导报;2005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汉语热”在德国持续升温[N];光明日报;2005年
3 李忠东;德国的环境教育求真务实[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徐迅雷;“有教育”与“没教养”[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刘纯友;全面深化安徽与下萨克森州教育合作[N];安徽日报;2008年
6 俞可;教师多患“蜡炬成灰”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周正;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形式多[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岳晋峰;教育,是能源转型的关键[N];山西日报;2008年
9 高靓邋编译;“富国俱乐部”教师收入有差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建华;老牌欧洲国家教育正被亚洲赶超[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娟;美国NASP协会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张坤;德国和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顾珏;老制度和新标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兰英;德国教育改革与早期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霞;中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红;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0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3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