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父母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教养方式问卷测查某企业233名已为人父母的员工。结果1不同依恋类型的父母在教养方式的过分干涉[F(3,224)=5.09,P0.01]、拒绝和否认[F(3,224)=5.47,P0.01]、惩罚和严厉[F(3,224)=4.54,P0.01]、偏爱孩子[F(3,224)=4.78,P0.01]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安全型父母的得分低于不安全型父母;2经回归分析发现,成人依恋和应对方式对教养方式的5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结论父母的成人依恋、应付方式对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成人依恋 应对方式 教养方式 父母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而父母则是他们所有接触的人中最主要的重要他人。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身心健康和合格社会成员为目标的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承孙,董燕,侯玉波,侯桂芝,周晓梅;应付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同归,杜姗姗;50例手术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庆童;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葛静霞;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宇;贵州农村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段玉香;阎平;;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4 陈建文,王滔;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5 肖文娥,邢玉凤 ,梁金辉;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丁云洪;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快乐感及父母教养方式间的相关研究[J];青年探索;2001年04期
8 杨云云;佘翠花;张利萍;;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罗琳;中小学生交往压力感受与反应方式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10 章铭;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品德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胜凯;中学生社会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坤;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生兆欣;试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权威[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黎永兢;家庭抚养方式对小学儿童表情认知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永英;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建兵;影响在校生应对方式因素的情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梅菊;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相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3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4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6 郭蕾,葛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7 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8 周恒彩,赵晓静;人格与应对[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0期
10 刘运芳;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述评[J];孝感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3 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4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5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6 龚雨玲;;武警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7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8 尹绍清;;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9 吕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10 陈晓美;罗红格;牛春娟;李丽娜;朱小茼;李建明;;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归;郭亚鸣;;海上搜救人员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戴天刚;;焦虑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韩国玲;马弘;邬晓艳;梁光明;谢永标;林红;马林山;赵顺程;;玉树地震后5个月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肖蓉;;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初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许慎;;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申艳娥;;正、负性压力情境下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志振文;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非典[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林勇强、于瑞丽;缓解压力:发泄?忍气?[N];广州日报;2004年
6 石国兴邋高志文;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7 金亮;对救灾者有必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李占江博士;教你如何自我解压[N];北京日报;2005年
9 李颖;灾后心理干预驱散“心灵余震”[N];科技日报;2008年
10 白剑峰;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缺席[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5 奚s,
本文编号:951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5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