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视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依恋及其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4:21

  本文关键词:视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依恋及其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情绪调节策略 依恋 视力障碍 青少年


【摘要】: 视觉线索的缺损和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致使视障青少年群体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情绪困扰。情绪问题影响了视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视障青少年融入社会生活的阻碍之一。因此对其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依据J.J.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尝试从视障青少年的亲子依恋特征视角,探讨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并对情绪调节策略与依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共有来自7个地区的166名视障青少年参与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1)视障青少年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回避策略、心理防御策略、向下比较策略、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策略和暴露情绪策略。其中,前四种属于先行情绪调节策略。后两种属于后行情绪调节策略。 (2)在小学到高中的发展过程中,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水平处于不断发展阶段。高中阶段的情绪调节策略水平最高,能在生活事件中更多、更灵活的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初中阶段视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水平低于高中阶段,但已经开始明显倾向于使用先行情绪调节策略。小学阶段的情绪调节策略水平显著低,且两类策略的使用尚没有出现分化。 (3)情绪调节策略有一定的对象性特点。(a)在同伴互动中,两种情绪调节策略水平均随着年级上升而显著提升。(b)在师生互动中,先行情绪调节策略水平随年级提升的趋势显著。(c)在亲子互动中,先行情绪调节策略水平仅在初中升高中阶段有显著变化。 (4)视障青少年的母亲依恋水平显著高于父亲依恋。在依恋三个维度的发展上存在差异。表现在:在视障青少年的母亲依恋中,疏离维度得分最高,沟通维度最低,三维度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父亲依恋中,沟通维度最低,信任和疏离维度差异不显著。在依恋对象方面,视障青少年与父亲的沟通极其显著的低于其与母亲的沟通,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5)视障青少年的依恋特征,可以预测其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父亲依恋特征中的疏离和信任以及母亲依恋中的信任可以预测视障青少年的先行情绪调节策略,父亲依恋特征中的疏离和信任以及母亲依恋中的疏离可以预测视障青少年的后行情绪调节策略。后行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常常使用后行情绪调节策略的视障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
【关键词】:情绪调节策略 依恋 视力障碍 青少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s7-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26
  • 1.1 情绪调节11-15
  • 1.1.1 情绪调节的概念界定11-13
  • 1.1.2 情绪调节的理论模型13-15
  • 1.2 情绪调节策略15-19
  • 1.2.1 情绪调节策略的界定与分类15-18
  • 1.2.2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18-19
  • 1.3 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与依恋特征19-22
  • 1.3.1 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19-20
  • 1.3.2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20-21
  • 1.3.3 青少年的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21-22
  • 1.4 视障青少年的情绪与依恋特征22-25
  • 1.4.1 视障青少年的情绪特征22-23
  • 1.4.2 视障群体的依恋发展特征23-24
  • 1.4.3 视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4-25
  • 1.5 问题的提出25-26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与方法26-33
  • 2.1 研究目的26-27
  • 2.1.1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26
  • 2.1.2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依恋特征26-27
  • 2.1.3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与依恋特征的关系27
  • 2.2 研究方法27-33
  • 2.2.1 被试27-29
  • 2.2.2 研究工具29-32
  • 2.2.3 测量程序32
  • 2.2.4 数据分析32-33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33-62
  • 3.1 视障青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33-36
  • 3.1.1 年龄分布与性别比例33
  • 3.1.2 视力状况与病因33
  • 3.1.3 家庭特征33-34
  • 3.1.4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焦虑情绪状况34-35
  • 3.1.5 生成分组变量35-36
  • 3.2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的理论框架与问卷分析36-44
  • 3.2.1 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研究的概况36-37
  • 3.2.2 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与编写37-41
  • 3.2.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41-43
  • 3.2.4 问卷编制的分析43-44
  • 3.3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象性特点问卷》理论框架与问卷分析44-46
  • 3.3.1 问卷结构44-45
  • 3.3.2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45-46
  • 3.3.3 问卷编制的分析46
  • 3.4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与分析46-53
  • 3.4.1 质性研究结果——访谈整理结论46-48
  • 3.4.2 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分析48-50
  • 3.4.3 情绪调节策略的对象性特征50-53
  • 3.5 视力障碍青少年的依恋特征53-56
  • 3.5.1 视障青少年亲子依恋的一般差异53-54
  • 3.5.2 视障青少年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内涵的差异54-56
  • 3.6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依恋特征的关系56-62
  • 3.6.1 依恋特征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预测56-59
  • 3.6.2 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预测59-60
  • 3.6.3 情绪调节策略和依恋特征对视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60-62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反思62-78
  • 4.1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与特点62-66
  • 4.1.1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一般特征62
  • 4.1.2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征62-66
  • 4.2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特点的原因分析66-69
  • 4.2.1 视觉丧失对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66-67
  • 4.2.2 家庭结构对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影响67-68
  • 4.2.3 障碍类型对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影响68-69
  • 4.3 从依恋发展角度看待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69-75
  • 4.3.1 视障青少年亲子依恋的一般特征69-71
  • 4.3.2 父亲依恋与母亲依恋在情绪调节策略机制中的作用71-73
  • 4.3.3 依恋特征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预测73-75
  • 4.4 关于视障青少情绪调节策略干预的思考75-76
  • 4.4.1 关注视障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早期干预75
  • 4.4.2 将改善沟通策略作为视障青少年情绪管理干预的切入点75
  • 4.4.3 提高视障青少年对自我情绪情感体验的觉察能力75-76
  • 4.5 研究总结76-78
  • 4.5.1 研究方法的不足与反思76
  • 4.5.2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思考76-78
  • 第五部分 主要结论78-80
  • 5.1 视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特点与现状78-79
  • 5.1.1 视障青少年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发展特点78
  • 5.1.2 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偏好78-79
  • 5.2 视障青少年的父母依恋特征79
  • 5.3 父母依恋特征可以预测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偏好79-80
  • 附录80-87
  • 附录一:SAS焦虑水平问卷(节选)80-81
  • 附录二: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节选)81-82
  • 附录三:视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对象性特征问卷(节选)82-84
  • 附录四:青少年依恋量表(节选)84-86
  • 附录五:半结构化学生访谈提纲(节选)86-87
  • 参考文献87-91
  • 后记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芳;郑莉君;;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与情感调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丽莎·埃文斯;孙建中;叶子R,

本文编号:963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63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