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子弟心理弹性对自尊、社交焦虑加工偏向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外来工子弟心理弹性对自尊、社交焦虑加工偏向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外来工子弟 心理弹性 自尊 社交焦虑 认知加工偏
【摘要】: 城市外来工子弟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转移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且这种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由于制度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外来工子弟儿童面临着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考察外来工子弟这一处于不利环境的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加工偏向特点,探索其在逆境中积极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无论是对于外来工子弟身心的良好发展,还是对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从认知加工偏向的角度,以外来工子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弹性个体在自尊、社交焦虑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后,采用情绪Stroop任务,探讨心理弹性对自尊和社交焦虑的加工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性别的外来工子弟在心理弹性的两个因子上表现出了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在个人力方面男生显著的优于女生;在支持力方面,女生显著地高于男生;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被试在个人力上的得分显著大于支持力。 2.男生的自尊水平显著大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自尊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被试在社交焦虑上差异不显著。 3.高弹性个体在自尊和社交焦虑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低弹性个体。 4.不同弹性和自尊水平的被试对中性词汇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低自尊高弹性被试表现出对高赞许性词汇的加工偏向,而低自尊低弹性组表现出对低赞许性词汇的加工偏向,高自尊被试没有表现出对赞许性词汇的加工偏向。 5.高社交焦虑者对负性的情绪信息有更多的加工偏向,高弹性低社交焦虑者对正性的情绪信息存在加工偏向。
【关键词】:外来工子弟 心理弹性 自尊 社交焦虑 认知加工偏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11-12
- 英文摘要12-14
- 第一章 前言14-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6
- 2.1 心理弹性的概念15-16
- 2.2 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16-18
- 2.2.1 层次模型16
- 2.2.2 建构-过程模型16-17
- 2.2.3 弹性框架模型17-18
- 2.2.4 “认知-情感单元”理论18
- 2.3 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18-19
- 2.3.1 危险性因素18-19
- 2.3.2 保护性因素19
- 2.3.3 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关系19
- 2.4 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19-21
- 2.4.1 个案法20
- 2.4.2 扎根理论20
- 2.4.3 量表测量20-21
- 2.4.4 实验法21
- 2.5 认知加工偏向21-26
- 2.5.1 认知加工偏向的原因21-22
- 2.5.2 认知加工偏向的实验范式22-24
- 2.5.3 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24
- 2.5.4 社交焦虑的认知加工偏向24-26
- 第三章 研究构思26-29
- 3.1 问题提出26
- 3.2 研究目的26-27
- 3.3 研究意义27
- 3.3.1 理论意义27
- 3.3.2 现实意义27
- 3.4 研究内容27
- 3.5 研究假设27-29
- 第四章 外来工子弟心理弹性与自尊、社交焦虑的关系29-38
- 4.1 研究目的29
- 4.2 研究工具29-31
- 4.2.1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29-30
- 4.2.2 Rosenberg 自尊量表30-31
- 4.2.3 交往焦虑量表31
- 4.3 研究对象31-33
- 4.3.1 初选被试31
- 4.3.2 施测过程31-32
- 4.3.3 数据处理32
- 4.3.4 被试筛选32-33
- 4.4 研究结果33-35
- 4.4.1 心理弹性的性别和年级比较33-34
- 4.4.2 自尊、社交焦虑的性别与年级比较34
- 4.4.3 心理弹性和自尊、社交焦虑的关系34-35
- 4.5 讨论35-38
- 4.5.1 心理弹性及其因子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比较35-36
- 4.5.2 自尊、社交焦虑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比较36-37
- 4.5.3 不同自尊、社交焦虑水平在心理弹性方面的比较37-38
- 第五章 心理弹性对自尊加工偏向的影响38-45
- 5.1 研究目的38
- 5.2 研究对象38
- 5.3 实验材料38-39
- 5.4 实验设计39
- 5.5 实验程序39-40
- 5.6 数据处理40
- 5.7 研究结果40-42
- 5.7.1 不同组别被试的反应时40-41
- 5.7.2 不同组别被试的加工偏向41-42
- 5.8 讨论42-45
- 第六章 心理弹性对社交焦虑加工偏向的影响45-50
- 6.1 研究目的45
- 6.2 研究对象45-46
- 6.3 实验材料46
- 6.4 实验设计46
- 6.5 实验程序46-47
- 6.6 数据处理47
- 6.7 研究结果47-48
- 6.7.1 不同组别被试的反应时47-48
- 6.7.2 不同组别被试的加工偏向48
- 6.8 讨论48-50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50-53
- 7.1 研究结论50
- 7.2 研究总结50-51
- 7.3 研究反思51-53
- 7.3.1 研究对象上的不足51
- 7.3.2 研究方法上的不足51-52
- 7.3.3 研究材料上的不足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祥;心理小测试:你了解孩子交往时的心态吗?[J];中国残疾人;2005年03期
2 刘芳;李松;;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3 张瑾;;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17期
4 李涛;顾昭明;;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研究[J];中外医疗;2009年10期
5 胡秦;;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6 张天航;;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7 张雯;谢威士;郑猛;;自我效能感与朋友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9 王倩倩;马燕妮;;大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12期
10 高婷;纪琳;高玉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关系的调查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昆;;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映彤;;创作与设计[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3 葛国宏;陈传锋;张红;王彭;;抑郁患者负性注意偏向与认知加工深度关系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大华;秦炯;韩颖;姜玉武;包新华;张月华;林庆;;癫痫儿童共患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及干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吾守尔·斯拉木;吴启南;;基于密度偏向的采样技术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张妍;许芳;张瑞娟;;小学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林;;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志荣;;中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香双;中国客户偏向保本型理财产品[N];上海金融报;2005年
2 汪云青;加油站竞争白热化消费者偏向于品牌油站[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蔺玉红;诺基亚重心偏向中国为哪般[N];光明日报;2004年
4 荆晶;就政府宗教偏向行为,李明博向佛教徒道歉[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记者 许少业;4月大盘先苦后甜 市场偏向蓝筹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谭仲池;应试教育偏向及其解决对策[N];光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赵加积;35亿磕重卡 门外汉华宇偏向虎山行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8 陈炜恒;偏向投资人的布什经济振兴方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国家统计局 严方言;上山下乡:我国家电发展重心将偏向农村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新华社记者 支林飞 黄冠;美国:法律不简单偏向行人,,注重认定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笑;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女性对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向:理论模型及加工规律[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薇;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芳;当前我国大众化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5 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马锋;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黔川;“非理性”投资决策的行为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8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巫文胜;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芳;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嘉峰;外来工子弟心理弹性对自尊、社交焦虑加工偏向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0年
2 吴素红;评价恐惧个体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祁冬燕;不同羞怯水平儿童注意偏向特点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丽丽;社交焦虑个体在不同意识阈限水平下的注意偏向特点[D];河南大学;2012年
5 张翼;人际自立对人际评价词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亭;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认知偏向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巧红;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文娟;高低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的被洞悉错觉及其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周志荣;农村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杨剑霞;社交焦虑青少年解释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8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8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