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派纳存在体验课程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发布时间:2017-10-07 23:07

  本文关键词:派纳存在体验课程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派纳 存在体验课程理论 逻辑 批判


【摘要】: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即:以提升个体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目的论来源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受控性;以体验为核心的方法论是现象学之"本质还原"的具体展开,其步骤分为回溯、前进、分析与综合。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弘扬了课程人的主体能动性,有力地回击了客体主义。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滑向了主体主义,这表现为夸大了课程人的能动性和忽视了课程结构对课程行动的作用。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派纳 存在体验课程理论 逻辑 批判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存在体验课程的理论逻辑(一)存在体验课程的目的论存在体验课程的根本目的之所以是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派纳之所以把自我意识当作自己学术关注的中心,其直接原因在于派纳建构存在体验课程观的三大理论基础,即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唐雪梅;赵海林;;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政治精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4 陈晔;廖小东;;拆迁过程中农民行为的双重取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张静;;从思想到生活:中国法学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所开启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朱红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功能: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高峰;;关于社会秩序存在的前提性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晋佳;陈晔;赵帅斌;;违章建筑与农民行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论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3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张艳;;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友梅;;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家峰;;风险社会中的前瞻性管理——政府管理的战略设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兴智;;我国公民文化发展逻辑:协商民主的视角——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个案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顾晶晶;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珂;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培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化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生;;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的三次批判[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也奔;试论黑格尔的逻辑观[J];学习与探索;1997年01期

3 徐博;;寻找思想的道路——对《论无原则批判》的再思考[J];理论月刊;2008年10期

4 陆复初;;老子对客观世界和对人的自我意识的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张健;;论中国现代喜剧中的现代人文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董西彩;;佛教的自我观及对灵魂不灭论的批判[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赵志勇;刘增明;;宗教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刘荣清;;意识形态的生活之根[J];前沿;2010年21期

9 马家骧;高太平;;论科学批判[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胡书庆;;文化研究:一种什么性质的学术取向[J];语文知识;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彬;杜志刚;贾万鹏;付志刚;;邯钢钢卷喷号机数据传输逻辑时序分析与改进[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路;;逻辑与形而上学[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石春晖;赵战生;;认证协议安全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迟立忠;王立才;;初中生内向/外向性自我意识及自我监控与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洪;范方;苏林雁;;青春期前后儿童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旭;周菲;;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章真;曹云娟;;模糊集论形式公理化初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康铁君;高健;邓德容;吴冰;孟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锐;;设计安全协议[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钧(作者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神话的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三联;热带也有思想家[N];中国保险报;2001年

3 张岱年;弘扬学术 批判迷信[N];光明日报;2001年

4 谢白清;全面透视中国家庭教育[N];经济日报;2001年

5 罗建华;由余秋雨说到《学习与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陈东明;网络新闻评论之批判[N];中华新闻报;2001年

7 刘朝;批判余秋雨湖南再起波澜[N];中国社会报;2000年

8 马达;LSI逻辑公司发力中国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赵加积;广告抠门现象批判[N];经理日报;2002年

10 吴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段钢(本报记者);理论的原创及其批判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金波;西田“融创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卢向国;民本的逻辑[D];复旦大学;2007年

3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书明;科学、批判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2年

8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9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刘岩;论法律推理中的司法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动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艳红;叶灵凤小说中的自我意识[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李晖;自我肖像中的深意[D];河南大学;2007年

4 耿晓颖;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慧丽;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再认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柏萍;自我意识培养与中学散文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丽杰;小学儿童孤独感及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荃馨;微笑的蒙娜丽莎[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前锋;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及其与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权威认知及其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9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