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3 16:25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课程能力 课程意识 课程资源 课程行为


【摘要】:教师的课程能力指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课程实施者(主要指教师)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质,这种个性心理特质的表现过程是通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和其它教育资源)这个媒介,把课程意识转化课程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能力包括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师课程评价能力。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是关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培养和发展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要尽可能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教师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改善和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支撑性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教师课程能力 课程意识 课程资源 课程行为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教师,最大的动力也是教师,而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1]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对课程的领悟、驾驭能力是衡量教师是否具备现代新型教师的基本准则;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开发、设计、组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燕;贾凌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阮姝;;设置任务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崔凤午;李武成;;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孙振东;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8 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于晓波;对教育科学研究中三角互证方法的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姜海忱;;“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白昊;;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角色透视[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尤莉;;论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振平;;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7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9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天刚;论化归思想与中学数学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娜;对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生知识建构过程的分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邹玮玮;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师的能力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李海燕;肖凤翔;;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探究[J];职教论坛;2010年24期

3 吴红娟;;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1期

4 吴刚平;;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需要什么条件[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01期

5 苏敏;赵国平;;关于小学教师提升课程意识的冷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0期

6 邱枫蓝;;课程意识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和推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吴保明;;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0年24期

8 吴良根;综合实践活动 呼唤教师课程意识[J];四川教育;2004年Z2期

9 李家清;李文田;;课程意识:现代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命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08期

10 韩春兰;;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课程角色期待[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光;;乡土资源的开发形式和手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张慧英;;谈化学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高自强;张海;;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纪雪颖;曹新;;找好切入点,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以“探寻奥运会徽后面的数学”为例[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爱萍;;开放课堂 拓展延伸[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应春莲;;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荣晓光;;对一堂任务型公开课的若干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潘文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邓菲;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高振清;;浅谈教师在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建设中的策略和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卫新;不宜将“错误”看作课程资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扬州市花园小学 华晓梅;挖掘课程资源 促进道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太原师范学院 董玉梅;任意“打扮”还是精心甄别[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董洪亮;知名教师跨校“走教”[N];人民日报;2006年

5 孙海滨;建设应用物理网络课程资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何友华;今天,,你在哪里上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下马河小学校长 刘炳辉;让实践基地成为无尽的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赣榆县海头镇第二中心小学 吴艳;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的根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申承银;老坝港小学:把海洋当做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银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玉安;应把“银冈书院系列文化”做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N];铁岭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坚;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州;《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10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青德;科学课程资源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丽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苏;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小文;因地制宜开发研究型课程及课程资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桂荣;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毛平;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晓莹;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丽玲;江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25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25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