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中小学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部农村中小学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同时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能够成功地将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中,这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么,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农村教师成为了的直接承担者,其作用非常关键。面临种种的挑战,农村教师需要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积极地参与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以便能够承担改革重任。然而,当前诸多教师培训活动与西部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问题日益凸现,建构一个适合于西部农村教师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在摄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教师培训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适合西部农村教师的培训模式,并且还通过试点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新模式的有效性。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全面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础上构建教师培训模式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就国内外教师培训的实践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第三章对当前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述。第四章在前一章调查分析所得数据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构了西部农村中小学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第五章选取了西部一所中学为试验校,实践建构的教师培训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效果反馈调查,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第六章对论文中建构的模式及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西部农村 中小学 信息化 教师培训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9-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13
- 1.4 论文的结构13-15
- 第2章 相关问题探讨15-22
-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与解释15-16
- 2.2 教师培训实践现状研究16-19
- 2.3 建构教师培训模式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19-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22-39
- 3.1 调查工作情况说明22-24
- 3.2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24-34
- 3.3 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西部农村中小学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模式建构39-51
- 4.1 培训模式建构的基础39
- 4.2 培训模式的建构3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行动研究在行动:培训模式的校本实践及分析51-60
- 5.1 试点研究之一:校本研修案例51-56
- 5.2 试点研究之二:教师研修个案56-59
- 5.3 本章小结59-60
- 第6章 结束语60-62
- 6.1 研究总结60-61
- 6.2 后续研究工作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71
- 致谢71-72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彬;中小学可以收哪些费用?[J];中小学管理;1999年03期
2 ;“中国知网杯”全国中小学数字阅读活动启事[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Z2期
3 ;“中国知网杯”全国中小学数字阅读活动启事[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1年Z2期
4 高志秋,窦宪民;农村中小学与城区中小学建立联谊关系校情况的调查[J];中小学管理;1994年12期
5 徐贵民;对企办中小学走向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6年09期
6 林文涛;孙和忠;;西岗区中小学改革实践一览[J];干部人事月报;1994年06期
7 ;简讯·省内[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8 ;欧洲中小学普及理财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3期
9 ;观点[J];教育;2011年21期
10 周博;;制约中小学足球运动发展的因素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抓两个延伸 不断深化影视教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2 陈之华;;浅谈乡镇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发展思路[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智;;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吕海平;彭蜀晋;杨晓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60年简析[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明烨;;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6 章勤善;郑海波;赵建山;;江西省鄱阳县县城中小学常见病调查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翟静丽;;我国中小学变革的成本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惠瑾;陈平水;;山西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郭红霞;;建国初期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刘晓明;;浅议中小学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监护职责[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令;6000西部农村校长接受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白锋哲;让青春理想在西部农村放飞[N];农民日报;2005年
3 唐诗 刘威;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五大问题不容忽视[N];西部时报;2005年
4 记者 陈成智;各地中小学可视情况停课[N];海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胡孙华邋通讯员 邹永宁 乐钢;14所新扩建中小学年内开工明年完工[N];长江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瑶;本市加快推进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N];大同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珂;中小学严禁使用限期拆除的D级危房[N];福建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珂;整治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N];福建日报;2008年
9 胡贵军;佛坪加快中小学布点调整步伐[N];汉中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晋立红;曲靖市启动 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N];云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艳莉;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晓燕;西部农村中小学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刘仁;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师资状况的调研与透析[D];兰州大学;2008年
3 冯波;中小学学校价值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笛;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类型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方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又兰;英国威尔士中小学的双语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7 裴春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美;二战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欧斯玛尼·张;中小学学校品牌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庞威;美国中小学增值性教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8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