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上海市浦东新区百年老校扫描

发布时间:2017-11-03 09:29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上海市浦东新区百年老校扫描


  更多相关文章: 浦东新区 学校历史 历史文化 现代化转型 学校发展 名校 上海市 教师发展 学校管理 人文精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这场巨变中,文化教育事业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浦东新区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化群落,其教育生态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区内既有富有历史意蕴的历史名校,也有生机蓬勃的现代新校。提炼并振兴区内的历史名校,既可以发挥历史名校的文化传统,推动历史名校的现代化进程,促使其内涵发展;也可以通过借鉴历史名校的办学传统,促进现代新校的文化建设。可以说,历史名校现代化工程,不仅是历史名校现代化的需要,更是浦东新区整体提升教育品位的需要。根据浦东新区教育工作会议“开展浦东历史名校、老校振兴工程,提炼和弘扬名校、老校的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的文件精神,在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的大力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与浦东新区八所项目学校联合开展了“历史名校现代化工程”项目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浦东新区 学校历史 历史文化 现代化转型 学校发展 名校 上海市 教师发展 学校管理 人文精神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一、浦东新区老校的历史沿革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由原上海市川沙县和几个区的浦东部分变更行政区划组建而成,总面积533平方公里,是一块历史底蕴丰厚的文化与教育沃土。浦东最早的学校起源于明代。明同治十七年(1504年),由里人储璇在西三林镇办起“筠溪义学”,明嘉靖年间,筑川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帮困基金”静静表达对教师的关爱[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2 ;浦东教育信息化下阶段发展的基本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9期

3 李德敏;;学校特色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4 钱越民;;加强教育科研 发展新区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2期

5 崔春华;;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2010'中国德育论坛暨浦东教育论坛综述[J];中国德育;2011年02期

6 于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成长的新型学习共同体[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7 刘铁芳;;走向深度的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8 尹瑶芳;;丰富培训形式 提高区骨干教师培训有效性[J];现代教学;2011年06期

9 张新;;职初教师专业发展诊断性评价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10 王宇;;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访肖家芸副校长[J];中国德育;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小蔓;;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李明珠;;创建无烟校园 增强师生的控烟意识——上海市创建无烟学校的分析[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朱一军;刘朋;;关联分析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指标优化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何东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储朝晖;;返本开新实现学校持续提升[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6 纪波;白丽波;;浦东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效益多目标局势决策[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陈美娣;瞿正万;古嘉琪;林霞凤;蔡正谊;酱华;卢瑛;;小学生学习困难类型的调查分析及其综合干预效果的再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祥;关注学校细节[N];三峡日报;2006年

2 范利祥;浦东教改:专业化服务由市场来运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通讯员 刘黑炭;7.27万名浦东老人走进学堂受教育[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钟声;“聪明的校长应学会感恩历史”[N];天津教育报;2008年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储朝晖;正确解读学校的生命密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崇尚知识 享受教育 终身学习[N];解放日报;2008年

7 戴雨珍 李婷;挖掘教育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华巨锋;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N];解放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爱铭 通讯员  陈洁;优质教育到农村[N];解放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孙小静;办学怎么样 社会说了算[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丽娜;义务教育区划及其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管亚梅;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工子女学校“转制”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海燕;上海浦东新区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邰茹;浦东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璐;区域性学校与社区合作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所倩;以集体性促进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峰;走向权力分享[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史克;“好课标准”的制定及其推行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倪飞凤;科普教育基地运营及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嘉;学校文化:行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5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35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