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创新能力必先培育创新精神
本文关键词:开发创新能力必先培育创新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解放思想 培育 破除迷信 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摘要】:正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的,创新意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萌发性、支持性和强化性的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多么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键在于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创新精神,大力开发创新能力,才能做到“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何等重要啊!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的,创新意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萌发性、支持性和强化性的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多么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键在于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创新精神,大力开发创新能力,才能做到“人人是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贵山;谈王蒙小说创作的创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乾侑 ,蔡云暖;关于发展独创性科学技术的若干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3 刘恩远;我对学生习题作业的看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4 陈清;;两篇《狂人日记》之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邵明德;;谈读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王明道;;新鲜别致 独具一格——琐谈《百合花》的艺术特色[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11期
7 张碧晖;谈谈理工科教育几个环节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2期
8 张兴强;开掘后发阶段的科学创造力[J];学术论坛;1981年04期
9 潘旭澜;;“无法而法”和“不似似之”——兼谈石涛画论的创新精神[J];学术月刊;1981年01期
10 金建中;;三人拦网三人接发球战术[J];体育科技;198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富;李宣瑚;;“人的可靠性分析”与地震监测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洪咸友;张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烟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1997年年会文件和论文汇编[C];1997年
3 钮因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的思考和建议[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4 张建国;赵惠君;;21世纪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刘辉;;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张雅韵;;《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实验探析[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7 陆昌勤;张鼎昆;;知识经济呼唤“学习型组织”[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8 东北师范大学课题组;;实现企业家职业化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9 寇军;;行政管理与国家创新体系初探[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彭惠青;;论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挑战[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华林 作者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根源在于粗放型发展模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王旭明 魏亚平;信息技术教育来了[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吴明;科技滞后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成因[N];中国改革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苏婷;投给孩子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颖智;创新精神不等于造反有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蒋乐兴;职业教育呼唤创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牛喜林 左益 通讯员 叶勇;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方展画;入世与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湖南长沙电力学院 彭建;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刘帆;首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创业方案竞赛落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庆华;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企业战略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郭立新;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董静;企业创新的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朱莺;小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春莲;我国大型航运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与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洪涛;高校健美操课运用“创新式”教法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3 李琪;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4 任翔;天津市工业系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5 董一哲;企业创新网络[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段永发;论中师物理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陈克勤;中学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实验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陈斌;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乐梅;重庆市国有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动机与激励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宁国然;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与“启发——创造” 的教学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140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4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