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
本文关键词: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国家责任 教育质量监测 评价监控
【摘要】:在教育管理权持续下放的背景中,质量保证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此国家承担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也正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从别国的经验考察,国家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责任包括了实施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培育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专业中介;实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监控。这些做法对我国当前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12
【正文快照】: 1988年,尼夫在对西欧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时,宣称了“评估型政府”的诞生(therise of evaluated state)。[“1]政府总是对那些它负有首要责任的领域进行评估”,特别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评估型政府的理念不仅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表现出来,而且所有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凌飚;课程与教学质量监控——英国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生;王昕旭;;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2 李庆满,商荣华;ISO9000族标准对高校精品课建设的启示[J];理论界;2005年09期
3 崔允o7;;试论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4 许小红;;PISA调查与德国教育现状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迎法;苗红娜;;国外政府创新的动因、内容和模式探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靳超;电子行政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韩华;基于信息技术的宜昌市城市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郝程光;电子政务的发生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4 贾同红;江苏省普通高中会考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灵芝;“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广西大学;2007年
7 张鑫;体育教学环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志跃;关于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1年01期
2 刘宏博;整体设计 及时评价 多方参与——加拿大高中历史主题活动教学中的评价策略和方法案例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3 刘宏博;整体设计 及时评价 多方参与——加拿大圣十字中学历史主题活动教学中的学生评价方法例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4 张爱兰;构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新体系——《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课题介绍[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2期
5 于志涛,冯维;英国教师的评价体系[J];教书育人;2004年07期
6 赵学勤;走向人文的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教书育人;2005年24期
7 陈汉文;;“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8 崔允o7;夏雪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处在十字路口——兼论评价范式的转移[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7期
9 张晓洁;母小勇;;论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评价[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10 王少非;;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清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吉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性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7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