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定义逻辑的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7-12-04 10:16
本文关键词:“教育”定义逻辑的再审视
【摘要】:关于教育的定义,可以通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可能是什么?"这样三个相互联系但考虑行文的原由不得不分开阐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阐释。"教育可能是什么?"的命题为认识"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孔子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也许可以这样理解,“知之”是实然层面的;“好之”是应然层面的;“乐之”是或然层面的。与此相对应,关于教育的文字,是不是可以解构成三个层面的问题呢?即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教育可能是什么这样三个相互联系但考虑行文的原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英;教育“无思”的质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柳海民;王晋;;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来群,孙冬梅;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非理性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2 潘涌;;论当代教育学者的学术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6期
3 王晋;;略论比较自觉——关于比较教育方法论的一项省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9期
4 潘涌;;教育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危机与中国教育学的命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雷云;教育知识的社会镜像[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辛萌;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李立柱;吴俊升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t焧,
本文编号:125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5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