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7:41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认知 学习环境 学习情境 学习共同体 认知留存


【摘要】: 本文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习环境的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案。其目的是对现代学习理论、信息技术和资源工具等各种积极因素进行有效整合,促进认知活动的开展,提高学习的效率。 论文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实践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笨研究所运用的范式和方法,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论文的总体构架。本研究遵循发展性研究范式,运用了文献法、经验法和阐释学方法,旨在开发一套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案。最后,借助微软公司的社会性软件Wallop为技术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应用。 论文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该理论的起源略作介绍;接着,概述了分布式认知的主要观点;最后,对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特征行了简要分析。 分布式认知的思想和方法来源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其主要观点是,认知作为一种分布式现象,广泛存在于个体内、媒介、文化、社会和时间等各种因素中。在该理论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一般是分布式认知系统,强调的重点之一是人工智能制品的地位和作用。一些现代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生态心理学和活动学习理论等,都与分布式认知理论享有很多共性,因此这些理论的部分思想也被吸收进了该理论体系中。 论文第三章对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主要包括功能分析、要素分析和统整性分析三方面。学习环境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特别是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它主要包括学习情境、学习资源、支持工具、学习共同体和学习活动五大要素;学习环境的统整性通过要素间的协调互动来实现。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强调人工智能制品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各元素间的功能性关系,特别是认知主体与其他物质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关系;关注各元素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作用,如共同体中的认知个体和共同体规则的相互作用等。此外,还强调了问题引入对整个学习环境系统的动力作用。 论文第四章详细论述了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具体内容。在学习情境设计方面,提出要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并对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步骤进行了规范。在学习资源设计方面,对多媒体材料、专家知识库和专家现场工作等内容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作了界定。在支持工具设计方面,对协作交互工具的选择、知识可视化与认知留存工具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学习支架工具的形式和选用方法等内容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学习共同体设计方面,对共同体的组织构建、角色设计和参与式设计方法也都进行了介绍。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借鉴了活动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对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论文第五章,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对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进行设计的整合性方案,并借助微软公司的社会性软件Wallop为技术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体化的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后作出及时修改,得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中客;;学习环境设计漫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2 董九阳;朱琦;;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设计[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3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4 张啸;;基于Flash的Web3D技术课堂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5 王建明;陈仕品;刁永锋;;多用户虚拟学习环境River City的项目分析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秀玲;;分布式认知理论在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盛晓明;严密;;实验室研究的认知转向[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宋红艳;伍新春;;人工制品在科学课堂学习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姿娟;;从《旷野中的认知》看认知的人类学进路[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5 任磊;林强;刘媛媛;杨海燕;戴国忠;;基于分布式认知的用户界面模型研究及应用[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06)论文集[C];2006年

6 谢晓芳;;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陈洁;;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设计研究[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8 刘传飞;汝海龙;林国华;孙霞;狄海波;吴培林;刘翠清;;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理念与实践体会[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结凤克;贺广生;王勤民;杨景善;濮琼;;软件工程思想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赵晓东;傅小兰;;贝叶斯推理中的外部表征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陈曦;教育信息化将以应用为导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黄华新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哲学视角中的当代认知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明芮;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认知及显性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鑫;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程时伟;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设备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丽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政;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开放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蒲倩;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治宇;基于分布式认知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钱逸舟;基于任务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马亮;基于分布式认知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高玉珠;基于分布式认知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环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慧华;基于Second Life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小君;教育游戏的学习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蒲国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元学习环境设计[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9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19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