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步教学法”
本文关键词:谈“四步教学法”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四步教学法"的理念是把自学能力作为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一切能力的基础能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依据是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论、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最大特点是有效的废除了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Abstract]:The idea of " four - step teaching method " is to take the self - learning ability as the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 the calculation ability , the space imagination ability , the analysis and th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 The theoretical basis is the material dialectics , the epistemology , the practice theory , the pedagogy psychology principle .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is the effective abolition of the injection - type , full - time teaching method , the student ' s knowledge desire ,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 self - learning ability and good habits , the large - area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 fully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
【作者单位】: 鹤壁市培红高级中学
【分类号】:G424.1
【正文快照】: 我们把通过自学指导、启发思维、达标验收、强化效应这4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称做“四步教学法”。一“四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效果“四步教学法”依据的教学理念是:把自学能力作为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一切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猛;;浅谈目标性教学法[J];学苑教育;2011年10期
2 郑祖义;;浅析历史课堂四步教学法的步骤和理论依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张伟;沈瑞珠;;关于网络技术下教学过程及其评价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8期
4 陈冬红;;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0年49期
5 姜梅;;试论和谐教育融入音乐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年06期
7 于洋;;视唱练耳教学评价中的“微格评价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07期
8 杜小凡;于立霞;;生物学新课程教学的评价[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08期
9 陈志华;网络环境下的“四步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福建地理;2002年03期
10 赵玉城;;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能力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实施教学双向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李冬梅;吴益跟;;“教师评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戴平;;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素彬;;新课程我们实践着 怡园小学新课程实施暨发展性教学评价材料[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吴秋琳;;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雅荷塘小学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6 黄贤明;;文件夹评价法在成本核算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丁卫红;;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促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8 王芬;王艳芳;王新一;王旭;刘衣南;;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艳芳;夏强;;我国生理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改进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华 记者 于克;我省全面开展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价[N];吉林日报;2001年
2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 吴爱军 查一明;正确进行教学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纪孔凯;高中班级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4年
4 夏兴春;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催化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团结小学 周昌剑;素质教育与教学评价[N];光明日报;2002年
6 罗新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N];甘肃日报;2008年
7 王耀祖;巧用NetOp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徐自军邋郭江山;评优之后求深化[N];解放军报;2008年
9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 黄小妹;教学评价的几点探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周建国;还考试本来面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庆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娜;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施中主体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薛向荣;美术欣赏教学的新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俊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导波;财经类专业模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战国;基于数据挖掘的多元化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9年
6 何晓玲;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赵艳波;主体参与型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艳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瑞红;论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夏向男;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工具的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8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8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