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邓小平教育思想“十论”

发布时间:2018-01-11 21:41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十论” 出处:《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教育思想 十论


【摘要】: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改革,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教育基础论、教育优先论、教育方向论、教育原则论、教育目标论、教育改革论、教育领导论、教育关键论、教育投资论、教育环境论。综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Abstract]:Deng Xiaoping's educational thought is extremely rich in content, which involves a serie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direction, educational goal, the status and role of educators, and so on.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educational thought is formed,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priority,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directi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principle,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goal,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 theory of key of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investment.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ory. Looking at Deng Xiaoping's educational thought, we deeply realize that it has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reform, o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laid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改革、教育方向、教育目标和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胜利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都具有重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爱玲;;政府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诉求[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邹秀春;;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民责任意识研究[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陈爱华;;论中西方传统家庭文化发展及其伦理特征的异同[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5 葛大伟;;公民意识与改革破题——论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的构建[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任浩明;;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金玲;;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实践[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邬旭东;;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和推动力[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龚小平;;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殿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继开;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2 赵京,史莉芳;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3 刘景伟,林敏,谢莉娜;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4 徐永利;;重温邓小平教育理论 奋力改革锐意创新——纪念大学分校建立暨北京联合大学30华诞[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梁凯;;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显著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积萍;;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坚持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 深化我校教学改革[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8 岳继勇;;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07年10期

9 罗菊清;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0 向世见;;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开放性[J];教育与职业;2005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轩辕轲;;陈亮事功之学的教育思想简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蒙成;;斯宾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方晓东;;希腊化与罗马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洪顺;;尝试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陈知义;;哲人其萎 思想长青——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孔令琼;;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要义[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奥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的改革[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汉儒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卫明;;简论墨家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文英;邓小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意义[N];甘肃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康丽;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刘雨晴;重视对引进教材中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研究[N];科技日报;2006年

4 记者 单宇;魏书生教育思想润“英才”[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5 柳斌;改革创新,笃学践行[N];中国教师报;2008年

6 记者 李江涛;清华迎来百年华诞,教育思想历久弥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陈厚丰 罗仲尤;为人民服务:教育思想理性回归[N];光明日报;2003年

8 ;罗晓明的“人格本位”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N];文汇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陈亦冰邋沈祖芸;以赤子之心 办兴国之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沈剑平邋袁文辉 谢东海;儿童个体差异正被有意无意忽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4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鸿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英;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齐旭东;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丽群;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广明;刘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周泉;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华丽;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衡军;《墨子》教育思想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蒲自林;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1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11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