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教育 教育年限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出处:《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人力资本角度,运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法度量了中国各地区不同年份的劳动力受教育状况。运用聚类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中国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提高其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实现国土经济平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Abstract]:From a human capit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to measure the educational status of labor force in different year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every region of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by means of clustering an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in this reg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creasing th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and econom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文献回顾(一)中国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地区收入差距也迅速扩大。1980年,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是东部地区的65%和53%,但到2003年,这一比例分别变为47%和36%。关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国内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涌;论开发中国西部的教育发展战略[J];高教探索;2001年02期
2 宋光辉;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简要述评[J];人口与经济;2005年06期
3 王艾青,安立仁;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4 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鲍宇;;非农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3 杜育红;梁文艳;;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韦吉飞;罗列;;中国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互动效应实证研究——1952-2004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吴健辉;黄志坚;曾园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与结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6 万俊毅;;广东农村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7 李志俊;郭剑雄;雷小兰;;人力资本、生育率与中国农业发展——基于1995-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8 李瑞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9 黄振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农业发展——1985—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实证与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10 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志均;;民办教育是教育经济学应特别关注的领域[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建英;谈娟;;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与风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沈国琪;区域知识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姚雯;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D];武汉大学;2011年
7 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本飞;农户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技术进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农村金融新政下湖北省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志勇;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黄桂然;鲁苏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限限;关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冯哲英;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卫;国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企业绩效[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俊葵;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原;新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姚娟;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赵秋成;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成因与开发战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4 叶茂林,郑晓齐,王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5 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苏;唐婧;;教育财政投入、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求索;2010年06期
2 吴丽华;郭友群;;广东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3 赵莉;;人力资本运动与经济增长的分析研究[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李勋来;;人力资本与农村生育率间的互馈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8期
5 张雯;何剑;;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6期
6 简红艳;何瑾;柏汇崧;;湖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1期
7 陶军;白玉兵;王华;韩春秀;;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陈永平;;人力资本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08期
9 华晓华;;关于人力资本与FDI的关系实证[J];商场现代化;2010年16期
10 陈仲常;马红旗;;人力资本的离散度、追赶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异质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3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琴琴;张艳华;郭宇强;;人力资本对城乡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6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边雅静;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03年
2 周孝利;FDI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4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6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