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作为避免基本可行能力剥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平等

发布时间:2018-03-08 19:46

  本文选题:基本可行能力 切入点:教育资源配置 出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础教育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可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影响其构成的核心要素。现代民主社会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保证公民获得基本可行能力,尤其是通过公平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来保障这种能力的获得。为此政府要在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与个人间按照主体人格地位平等的原则来分配教育人格资源;然而,实际上教育人格资源并不平等,因此需要政府动用教育非人格资源如各种物质形态的教育资源及可以转换为实物及货币资源的观念形态的教育优惠与补偿政策等,从而保证公民受基础教育的公平。
[Abstract]:Basic education is essential for guaranteeing citizens' basic viable capacity and a core element that affects their composition. Modern democratic societies require governments to guarantee citizens' access to basic viable capabilities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 In particular, this ability is guaranteed through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this reas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locate educational personality resources among groups and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subject personality status; however, In fact, the educational personality resources are not equal, so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use the educational non-personality resources such as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various material forms and the educational preferential and compensatory policies which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ideology of material and monetary resources,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itizens receive basic education fai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2007-2008年度)资助项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文,余杰,廖加林;对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钱广荣;道德建设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政;;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及法律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蒋辉;张怀英;;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测度与实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东平;;教育改革:走向公正的发展[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学;2007年

2 熊博;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7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英才,陈德亮,高顺;关于中央业务部门办学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3期

2 霍生;经济转型期的教育改革漫议[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6期

3 别敦荣;;积极促进高校参与市场竞争[J];江苏高教;1993年04期

4 刘兰平;;论教育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3年04期

5 谢维和;论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6 刘晖;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7 王凤岭;谈各类教育发展的供求规律及其市场机制[J];河北成人教育;1994年05期

8 费文晓;在联合办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4年04期

9 毛焕庆,司徒紫云;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5期

10 纪平;远距离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浅析[J];中国远程教育;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祖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荣 通讯员 王天平;积极推进城市薄弱学校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2 徐勇;我省将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N];新华日报;2000年

3 王元孝;基础教育调查:“瘪”下去的财政愁煞人[N];科技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高慧斌;加入WTO:辽宁教育如何面对?[N];辽宁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亢振洲;举步维艰的农村义务教育[N];团结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左春明;理性审视:教育公平与效率[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玄涛;如何教育教育者[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王劲松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汪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对策[N];光明日报;2002年

9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张蕊;加入WTO后的我国会计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2年

10 火兴辉;政府要在实现教育均衡中发挥作用[N];甘肃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霍晓光;珠海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顾海晓;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恩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晓东;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向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与教育机会均等——以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小学为个案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陈玉华;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85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85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