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验中课程实施问题的反思
本文选题:新课改 切入点:课程实施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需要以新课改五年的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出发点,需要围绕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基本方法来分析新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侧重从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落差、内容与形式以及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若干个方面进行反思。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experiment in Chin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research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a broad research field. This research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five years, to take the probl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around the main categories and basic methods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d to focus on the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of the teachers. Some aspects such as value orientation, gap, content and form, and methodology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高职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于慧慧;刘要悟;;多尔后现代课程观质疑[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4 范启国;邓毅;;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险峰;;论后现代主义文本观视野下的课程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曹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8期
7 王凯;教师叙事与专业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勇鹏;;论当前农村学校新课改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9 高成,李鹤亭;绿色化学课程意识及其课程设计方法论[J];化学教育;2005年06期
10 刘杭玲;生评教: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新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彭雪梅;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海;课程理念的反思与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红;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方法之案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宁宁;课程本质研究的文化哲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崔允o7;;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3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4 靳玉乐;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5 甄晓兰;知识论之辩证对课程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2期
6 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2期
7 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8 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黎黎;;试论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1期
2 林淑媛;;新课改实验中课程实施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3期
3 王婷;;新课改下谈教师的幸福感[J];中国教师;2006年07期
4 郭德刚;;浅谈农村新课改实施的障碍及措施[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8期
5 唐芳丽;彭跃花;;影响新课改的另一因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艳平;;新课改下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9年21期
7 王懋功;;徐汇区有序推进新课改 有效实施新课程[J];上海教育;2009年22期
8 李惠玲;;如何发挥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6年17期
9 金红英;;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7年11期
10 陈正海;翟琼;;浅谈新课改中教师需要具备的几项技能[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宁云莲;;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创新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苏喜梅;;浅谈数学新课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李大勇;;去除浮华 留住真实——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杨智;;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课更加充满活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张俊华;;适应新课改要求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叶金娣;;中学图书馆为新课改服务的探索[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伟章;张凤霞;;新课改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怀昱;;浅议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丑万涛 郝芳;新课改催生新变化[N];陇东报;2010年
2 记者 崔晓玲;云南力争今秋启动高中新课改[N];昆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莉 林敏 实习生 秦亚;“新课改” 新气象[N];西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孙士清 强继霞;新课改下的首届高考我们积极备战[N];榆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伟;“新课改,你说我们该听谁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王庆环;怎样看待新课改中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4年
8 李如一;新课改“新”在何处?[N];伊犁日报(汉);2005年
9 实习生 刘丽萍 记者 毛传来;我省48个县小学初中实行新课改[N];浙江日报;2003年
10 杨理锐;云南今秋拟启动高中“新课改”课程分八块[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辉;阳煤集团职工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群;淮南市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王瑞荣;学生参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朴昌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翰;教师职业倦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悦;教师关注与课程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福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进;银川市初中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卓鸿;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4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9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