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
本文选题:教育评价 切入点:表现性评价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力图改变现行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性评价理念在大量的改革实践中日益具体化并丰富起来,积极探索和实践着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改革。本文试图运用不同的“喻说”更加清晰地诠释和分析发展性评价的本质特征。
[Abstract]:In the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tries to change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function of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play the rol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crete and enriched in a large number of reform practices, and it is actively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expressive evalu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different metaphorical theories to explain and analyze more clearly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423.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金木;王云;;试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美玲;济南市初级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郁;;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2期
2 C·K·纳珀 ,张学忠;教学评价和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的学习分类[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3 薛红;谭育虹;;浅析学力评价的意义与功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S1期
4 竹本;朱怡华;;教育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03期
5 丁尔升;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J];安徽教育;1984年12期
6 陈志廉;;全国数学教学研究会召开年会[J];江苏教育;1984年12期
7 唐瑞志;;探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J];四川教育;1984年10期
8 陆有德;林正范;;高等学校领导活动规律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9 麦曦;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若干问题初探[J];教育导刊;1985年05期
10 赵松;国际标准化考试讨论会在北京举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心和;;论考试在医学生培训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陈朝泰;;普通中等教育评价系统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侯光文;;关于教育评价元评价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刘明;金瑜;;三种智力测验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董六一;周兰兰;江勤;;关于药理学考试形式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7 孟庆茂;刘红云;;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郑兴华;徐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探讨[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谭旭红;张庆华;;全程性考试体系建立与评价[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付海峡;严爱平;;健美操教学课实行个体进步幅度评价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蒋乐兴;职业教育呼唤创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周克文;帮孩子卸下分数的包袱[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于京天(作者单位: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评价改革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徐水县大王店职中 常新社;农村中小学补课何时休[N];河北日报;2000年
5 周孝正;社会学:保持社会稳定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评价: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姜勇;对教育评价的重新梳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鲍东明;我们离素质教育究竟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编辑部;倾情育明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深圳市教科所 肖湘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方猛;干部教育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亮;初招改革后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蔡明生;我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潘汉红;创新素质培养与中学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沙德慧;微型化学实验与高师创新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智勇;基础教育评价广延系统与督导式评价组织的构建——督导视野下的广延教育评价[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胡晓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51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5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