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课程改革的障碍:教学价值观冲突的视角
本文选题:课程改革 切入点:教学价值观 出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摘要】:教学价值观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教学本位价值的信念冲突、课程价值的信念冲突、教学价值获得方式的信念冲突和教学价值评价的信念冲突等方面。基于教学价值观冲突的视角,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障碍表现: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抑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基本价值冲突的障碍;课程是知识,还是经验,课程价值观冲突的障碍;独白式教学,还是对话式教学,教学价值获得方式冲突的障碍;量化评价,还是质性评价,教学价值评价方式冲突的障碍。
[Abstract]:The conflict of teaching valu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nflict of belief in teaching standard value, belief conflict in curriculum value, belief conflict in the way of obtaining teaching value and belief conflict in evaluation of teaching value. The main obstacles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re: knowledge, skills, processes and methods, or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barriers to the conflict of basic teaching values; whether the curriculum is knowledge or experience, the obstacles to the conflict of curriculum values; monologue teaching, It is also a barrier to the conflict of the way of obtaining the teaching value, the obstacle of the conflict of the way of obtaining the teaching value, the obstacle of the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the conflict of the way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value.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基金】:中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高层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也是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内部障碍研究”(项目编号:05jy25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中的思维方式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张文宇;范文贵;;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夫伟;论成人教育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J];成人教育;2004年06期
5 陈淳;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6 戚建刚;对行政法发展的“范式转换论”之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刘春花;从规训到教化:当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8 丁力;;“史德”、“方法”、“对话”:兼谈现代文学史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喻运斌;刘耀明;;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杨艳玲;教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的讨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进富;王斌;;我国海上安全中人为因素控制策略研究[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陈海宁;孙芸;;高校课程改革中的精品意识探析[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3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4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明;中国监狱学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梅;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2008年
2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妙云;初中生物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与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德华;教学研究起点的反思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碧青;隐性课程评价的理论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7 曾水兵;后现代教师观与教师发展新理念[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爱琴;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王佩雄;从教师权威、儿童中心到课程结构——略论近、现代西方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一枫;香港为师生松绑减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54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5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