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伦理讨论创建伦理的学校——析美国纽约Berkeley Carroll学校伦理教育的实践
本文选题:伦理行为 切入点:学校教师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摘要】:纽约的贝克莱·卡罗尔学校在美国最著名的运用伦理教育家和教育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乔纳斯·索尔第斯指导下在美国首次进行了创建伦理学校的实践。其主要做法是通过伦理讨论提高全校师生、家长和行政人员的伦理意识。这种实践对优化我国中小学的道德环境具有借鉴价值。
[Abstract]:The Berkeley Carroll School in New Y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Jonas Soldis, a professor at Columbia normal School and the most famous applied ethics educator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er in the United States,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ethics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main way is to improve the ethical aware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ents and administrators through ethical discussion.This practice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optimizing the moral environ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辛格 ,吴明;为什么行动要合乎道德?[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2 张业清;论伦理社会化[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3 高国希;探索新的道德天地——《劳动伦理学》评介[J];中州学刊;1990年02期
4 于述胜;朱熹的自修原则新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5 王海明;孙英;;论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J·C·尼克松;C·怀利;J·韦斯特;陈俊言;;企业经理的伦理道德[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6期
7 孙英;论道德原则[J];人文杂志;1993年05期
8 陆玉林;论《淮南鸿烈》的道儒整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9 李林;审美与伦理的文化学思考[J];学术论坛;1993年06期
10 F.诺豪泽 ,宫琪;评《黑格尔伦理学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樊浩;;论“伦理世界观”[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再林;;一种面向事物本身的伦理学如何可能?——关于舍勒、儒家及麦金太尔的伦理学(论纲)[A];“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南;;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方光华;;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6 刘琳;;企业伦理失范行为简析[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7 余玲艳;张德;;企业能为绿色GDP做什么:中国企业伦理视角[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姜文娟;;科技馆管理责任浅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代兴;优良道德与恶劣道德[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李兆雄;“责任”概念四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仲继银;花旗集团的公司治理(之四)[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陈爱华;简论科学伦理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5 王伟;常修为政之德[N];光明日报;2004年
6 李万刚;跨国灾难催生全球化时代新伦理[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田奋飞;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竞争力[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晶;让我们谈谈经济伦理[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艾利森·梅特兰;商业伦理:从自律到规章[N];经理日报;2005年
10 郭淑新 余亚斐;论孔子“鬼神”观的人文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红兵;企业伦理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夏绪梅;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高小玲;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绪梅;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架构[D];西北大学;2002年
2 杨金凤;中国企业家经济伦理素质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3 焦阿强;经济伦理学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4 沈海燕;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5 唐柳荷;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引入与中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刘海涌;互联网对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艳艳;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8 段宏立;道义逻辑[D];西南大学;2006年
9 徐迪彦;弥尔顿诗歌伦理学批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宾晓宇;东西部企业伦理化管理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5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1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