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19 04:08

  本文选题:以校为本 + 课程改革 ; 参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10期


【摘要】:立足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结合中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探讨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六个主要因素:具体内容、环境、学生、教师、校长以及社区。其中,内容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工作之一,环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和重要资源,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核心,社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补充资源。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is paper discusses six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crete content, environment, students, teachers, principals and communities.Among them, the content is one of the core work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stud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teacher is the main force and important resour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principal is the leading core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community is the supplementary resource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新疆伊宁伊犁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河北省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孔凡哲,马云鹏;论数学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程资源[J];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02期

2 孔凡哲;李利璋;;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J];湖南教育;2006年15期

2 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赵永宁;新课程理念下中考数学命题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4 昌国良;新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面临的现实性挑战[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5 景敏,谢慧;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归因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6 彭上观;;高一数学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谷丽洁;我国公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模式及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顾玉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伟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斯琴;蒙古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之管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英姿;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玉波;对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左健康;三峡库区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宝权;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段俊霞;新课程发展中课程统整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3期

3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王佩雄;从教师权威、儿童中心到课程结构——略论近、现代西方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71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71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