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
本文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教学生态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6期
【摘要】:正当代教学生态学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关系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个体、群体与其他多维生态因子发生着复杂的动态组合和互动,力量的消长和平衡,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instructional ecology tells us that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complicated ecological system composed of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ecological factors. In this ecosystem, all kinds of individuals, groups and other multi-dimensional ecological factors have a complex dynamic combin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growth, decline and balanc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李琴凤;;让语文课堂回归和谐[J];科学大众;2008年05期
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鞠文灿;;“活动单导学”的价值意义[J];江苏教育;2010年35期
5 姜梅红;;课堂教学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6 吴成国;何孔潮;;语文和谐生态课堂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7 孙丽;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J];中小学电教;2003年12期
8 徐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J];文教资料;2005年17期
9 纪程;;课程民主: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追求[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10期
10 王曼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与反思[J];中国音乐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张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者研修工作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李佳;;别让网络“网”住了教学的本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叶勇军;;运用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对现今我国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伊洪国;;维系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的有效途径[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葛焱;;细谈电化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中学使用电教媒体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金希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状况浅析[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10 ;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把握发展的主动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在探索中前进[N];南宁日报;2008年
2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本报记者 柯昌万 通讯员 李卫东 刘芳;为农村教师送来新理念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王咏梅 潘玉英;锡山: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5 ;来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报告[N];宁夏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研究性学习 挑战传统教学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李娇龙;配合教改 解读纲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黄志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N];西藏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梅;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陈梦;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焦树英;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绵羊放牧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朱仲元;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平平;论新课程体系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秀国;语文课程中隐喻教学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桂学斌;生态位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黄云芳;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朝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海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英杰;高一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雅萍;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人生哲学[D];山东大学;2006年
9 邓朝友;中学化学意义建构教学对学生学习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敏;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3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8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