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接受学习的意义及其价值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people have often criticized the acceptanc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s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or even as "remnants of the old educational tradition". But in the school teaching practice,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means to impart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his is a good reason for us to delve into it.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士荣;;基础教育中多种学习方式的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杨美娟;;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J];内蒙古教育;2010年04期
3 姚利;;成教学员的阅读倾向与教学方法[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4 张学军;;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看物理新课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9期
5 徐剑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成为有效教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6 侯艳;;再谈接受学习的意义及其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7 顾建华;论网络远程教学中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白晋荣;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张朗昌;论开放教育中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7期
10 张朗昌;论开放教育中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铁瑜;;适应时代需求,改变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何小亚;;教育战争与数学教育的出路[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庭栋;;运用“生活教育”理论 发展中师生的创造力[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伍国华;李克东;;计算机模拟环境下学习支持类型对发现学习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鲜本忠;朱筱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沉积岩石学”教学改革[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徐建华;;实施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陈亚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转变的困境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赵元勤;陈岩;;论独立学院力学课教学中的“五步教学法”[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孔建霞;;试论数学教学中的四种学习方式的涵义[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钱金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爱玲;让学生在接受中探索[N];陕西日报;2003年
2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武永明;正确处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系[N];光明日报;2011年
3 苏伟;儿童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之辨析[N];青岛日报;2006年
4 句容市第二中学 张芳勤;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盖乃诚;“主动、探究与合作”,,灵丹妙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郑晓欢;重建教与学之间“生态链”的节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曹有云;理念的转变与重建[N];青海日报;2003年
8 杨兆山 王守纪;新课程改革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3年
9 白怀礼 淄川经济开发区第三小学;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N];淄博日报;2010年
10 青岛开发区第一中学 郑肇慧;为思维而教[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金海;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雪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讲解优化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武超;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中适用于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玉琴;语文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玉保;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祥瑞;高中物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综合运用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雪萍;引导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桂清;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D];聊城大学;2006年
10 高扬;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思想在俄语学习中的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6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