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回归教育的本真——杨兆山主编《教育学》评介
[Abstract]:......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伟;遵循师范教育的规律办校[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教育家、科学家谈能力发展[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3 曹湘君;对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4 胡小明;体育美学初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5 于清涟;关于教育的生产斗争工具职能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于清涟;教育投资与四化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潘伯庚;关于教育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冯德培;;两种责任感[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1期
9 梁存贤;;如此“对口”[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10 贾宁超;;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试论教育的本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亚伟;陈可冀;;藿酮胶囊诱导人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2 刘正纠;;谈高中生物学的爱国主义教育[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石福成;;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崔建君;;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廖庆祝;张斌;;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方法[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许坚;;论土地保护的道德机制[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张海鹏;;序言[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8 吴长恩;刘敬三;李慧祚;;浅谈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连小果;;面向农村育人才 搞好学校富村民——记平顺县西郊凹小学教师张正明科教兴村的事迹[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10 杨美英;;加强特殊学校管理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小湄;用新思维新机制培养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朱振岳;浙江:让优秀年轻教师尽快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杨占苍;为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成长铺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创业培训的关键问题和基本环节[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张田勘;干细胞研究悬在人类头上的双刃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美日人工培养胰岛获得成功[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成银生 朱庆;大学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
8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杨二;尊重人培养人留住人[N];中国质量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卫庶;百年树人 千秋大计[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绍辉;毒蕈碱受体在人角膜缘和角膜、结膜表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2 王方;胎肝细胞对HBV感染应答基因的初步分离和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菊萍;马拉色菌对培养人黑素细胞代谢及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少荣;体外克隆化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相关分子免疫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宁国然;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与“启发——创造” 的教学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霍晓光;珠海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海燕;金雀异黄素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李彩霞;流动剪切力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6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杜国君;问题型中学生德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曹成威;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平;长江流域书院的学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7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7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