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4:04
  寄宿制学校在解决学生上学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因特殊的办学形式和条件所限,寄宿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而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好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聚焦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以吉安地区WJ小学的寄宿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该校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发现受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影响,这些留守儿童存在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焦虑和孤独感强、不善主动交际以及学习兴趣和自信缺乏等问题。然后在需求预估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招募10名具有学校适应问题的寄宿留守儿童组成学校适应成长小组,从生活、情绪、人际关系和学习适应四个维度分阶段开展九次小组活动,以社会学习理论、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协助寄宿留守儿童发掘自身优势,汲取同辈力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寄宿生活,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探索掌握学习的办法。本研究通过对小组目标达成情况和组员满意度情况对小组工作进行评估,发现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的生活适应情况有所好转;不良情绪和孤... 

【文章来源】:井冈山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展望
    (三)概念界定
        1.农村寄宿留守儿童
        2.学校适应
    (四)理论基础
        1.社会学习理论
        2.优势视角理论
    (五)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创新
二、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调查
        1.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
        2.农村寄宿留守儿童与寄宿非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比较
        3.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二)影响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
        2.家庭因素
        3.学校因素
三、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优势
    (一)小组目标具有明确性
    (二)小组工作更有凝聚力
    (三)同辈群体更具影响力
    (四)小组动力具有可持续性
四、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实务
    (一)小组筹备期
        1.前期调查
        2.小组成员的筛选与确定
        3.需求预估
        4.小组工作计划书
    (二)小组形成期
        1.第一次小组活动:小组成立——初相识
        2.第二次小组活动:生活管理——学独立
    (三)小组转折期
        1.第三次小组活动:情绪管理I——重吸引
        2.第四次小组活动:情绪管理II——会释放
    (四)小组成熟期
        1.第五次小组活动:人际沟通I——能主动
        2.第六次小组活动:人际沟通II——学技巧
        3.第七次小组活动:学习交流I——明目标
        4.第八次小组活动:学习交流II——懂方法
    (五)小组结束期
        1.第九次小组活动:总结活动——盼成长
    (六)小组工作评估
        1.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2.组员满意度情况
五、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专业的小组工作促进学校适应问题的改善
        2.丰富的活动内容促进小组服务目标的达成
        3.合理的理论运用提升介入服务的工作效果
    (二)反思
        1.如何增强理论与实务操作的契合度
        2.如何扩大小组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3.如何保证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J]. 赵磊磊,王依杉.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1)
[2]寄宿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12省33680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J]. 李勉,张彩,张丹慧,柯李.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4)
[3]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J]. 牟生调,南旺盛.  甘肃高师学报. 2016(05)
[4]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调查[J]. 赵景欣,杨萍,张婷.  中国德育. 2015(21)
[5]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以吉林省汪清县东光学校为例[J]. 李靖辉.  现代教育科学. 2014(12)
[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推行寄宿制学校的实施探究[J]. 乔虹.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11)
[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 郭清扬.  教育与经济. 2014(04)
[8]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J]. 侯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殷雪莲,王肖.  文教资料. 2011(25)
[10]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分析[J]. 张海波,杨兆山.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03)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缓解研究[D]. 段伟.井冈山大学 2018
[2]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研究[D]. 束欣.井冈山大学 2018
[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寄宿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D]. 蔡倩倩.东北石油大学 2017
[4]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研究[D]. 杨玉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适应问题研究[D]. 谢林秀.贵州大学 2017
[6]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D]. 李倩倩.上海大学 2017
[7]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性问题研究[D]. 赵平.天津理工大学 2014
[8]聋校小学与普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及对策的研究[D]. 康巍川.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9]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初中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探究[D]. 许文洁.西北大学 2012
[10]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文关怀问题研究[D]. 杨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83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83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