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19:40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提出将混合学习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有机整合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及其学习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随着高职院校的混合学习研究增多并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在目前的混合学习研究中,较多地关注了学习者成绩的变化,而在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变化的关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使得对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变成了对学习成绩的评价,这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高效、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绩效进行全面评价,基于目前的情况,本研究利用了学习绩效对高职院校混合学习进行了全过程评价。本研究在系统研究国内外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的文献基础上,分析国内外混合学习相关理论和学习绩效,研究并总结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相关基础理论,依据Kirkpatrick评估模型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理论研究成果,建立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评价模型,完成三轮高职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实践研究,评价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全过程学习绩效,以利于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内容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阐述课题背景意义,明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研究混合学习...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探究社区模型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4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教学实践4.1前期准备4.1.1职教云平台简介4.1.1.1职教云平台概述职教云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教师可通过手机APP(云课堂智慧职教)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通过APP与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同时,在电脑端、手机端均可以进行。现将其功能结构图展示如下图4.1所示:图4.1职教云功能结构图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会在职教云中创建一个新的班级,并且邀请同学们加入,同学们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可以用职教云开展混合学习,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都可以通过职教云发布相关课程信息,如课前要求,课前小测试,相关课件等,平台会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职教云发起签到、投票、讨论、头脑风暴、摇一尧小组PK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以及课后要求等。职教云大致分为了三个模块:教学设计模块、教学管理模块、教学实施模块,如图4.2所示。
4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教学实践23图4.2教学模块(1)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设计模块主要有三个子模块,分别是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作业考试。课程基本信息包含了有关课程的相关信息并且教师可上传与课程相关的导学。课程设计包含了课程的章节设置、相关资源上传等,且平台上每个章节可以呈现不同形式的资源如PPT、微课、图片、文档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闯关模式,学生要把前面的学习资源看完才能看接下来的资源。作业考试里面包含了每次课程教师所设置的作业以及阶段性考试,平台还会收集学生们平时的错题,形成每个人的错题集。(2)教学管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有两个子模块,分别是班级管理、统计分析。在班级管理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自行设置其相关班级和班级里的学生,同时可以进行作业考试的评阅并给出意见。统计分析模块主要是平台对教学中的活动进行大数据统计,如课前或课后的课件阅读次数,课件浏览时长,课件评价,课件问答,课中的讨论、投票、小组PK、头脑风暴、提问等。(3)教学实施模块教学实施模块主要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新增面授的相关事宜,然后设置面授,可以把相关的活动先设置好,然后在上课的时候直接使用,节约面授时间。4.1.1.2职教云平台用于开展混合学习的优势第一、职教云平台上手容易,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其基本操作,这为教师和学习都提供了方便。第二,职教云的手机APP有教师端和学生端,师生均可以高效利用,特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oc的高职高等数学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 李海霞. 教育现代化. 2019(A2)
[2]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王丽娟,梅霞,狄传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3)
[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赵亚军.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3)
[4]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蔡瑞瑞,赵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25)
[5]Kirkpatrick评估模式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J]. 熊素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6]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 王岩.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11)
[7]高职院校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 董文娟. 教育与职业. 2018(12)
[8]基于SPOC的幼师生混合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 陆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9]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张佑春,徐涛,朱炼.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 李逢庆.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9)
博士论文
[1]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混合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刘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8
[2]高职院校在线教育绩效评估模型研究与实践[D]. 徐玮.浙江工业大学 2018
[3]MOOC与SPOC学习效果分析与对比研究[D]. 张芮.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的实验研究[D]. 薛静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案例分析及应用策略研究[D]. 王凯.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6]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终身学习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杨碧云.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7]远程学习评价量规的设计研究[D]. 刘葭.西南大学 2009
[8]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吴慧.宁波大学 2008
[9]生活压力、负向情绪调整、学习满意度与学习绩效关系研究[D]. 郝建春.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7832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探究社区模型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4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教学实践4.1前期准备4.1.1职教云平台简介4.1.1.1职教云平台概述职教云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教师可通过手机APP(云课堂智慧职教)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通过APP与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同时,在电脑端、手机端均可以进行。现将其功能结构图展示如下图4.1所示:图4.1职教云功能结构图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会在职教云中创建一个新的班级,并且邀请同学们加入,同学们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可以用职教云开展混合学习,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都可以通过职教云发布相关课程信息,如课前要求,课前小测试,相关课件等,平台会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职教云发起签到、投票、讨论、头脑风暴、摇一尧小组PK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以及课后要求等。职教云大致分为了三个模块:教学设计模块、教学管理模块、教学实施模块,如图4.2所示。
4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教学实践23图4.2教学模块(1)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设计模块主要有三个子模块,分别是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作业考试。课程基本信息包含了有关课程的相关信息并且教师可上传与课程相关的导学。课程设计包含了课程的章节设置、相关资源上传等,且平台上每个章节可以呈现不同形式的资源如PPT、微课、图片、文档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闯关模式,学生要把前面的学习资源看完才能看接下来的资源。作业考试里面包含了每次课程教师所设置的作业以及阶段性考试,平台还会收集学生们平时的错题,形成每个人的错题集。(2)教学管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有两个子模块,分别是班级管理、统计分析。在班级管理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自行设置其相关班级和班级里的学生,同时可以进行作业考试的评阅并给出意见。统计分析模块主要是平台对教学中的活动进行大数据统计,如课前或课后的课件阅读次数,课件浏览时长,课件评价,课件问答,课中的讨论、投票、小组PK、头脑风暴、提问等。(3)教学实施模块教学实施模块主要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新增面授的相关事宜,然后设置面授,可以把相关的活动先设置好,然后在上课的时候直接使用,节约面授时间。4.1.1.2职教云平台用于开展混合学习的优势第一、职教云平台上手容易,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其基本操作,这为教师和学习都提供了方便。第二,职教云的手机APP有教师端和学生端,师生均可以高效利用,特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oc的高职高等数学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 李海霞. 教育现代化. 2019(A2)
[2]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王丽娟,梅霞,狄传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3)
[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赵亚军.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3)
[4]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蔡瑞瑞,赵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25)
[5]Kirkpatrick评估模式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J]. 熊素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6]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 王岩.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11)
[7]高职院校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 董文娟. 教育与职业. 2018(12)
[8]基于SPOC的幼师生混合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 陆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9]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张佑春,徐涛,朱炼.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 李逢庆.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9)
博士论文
[1]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混合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刘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8
[2]高职院校在线教育绩效评估模型研究与实践[D]. 徐玮.浙江工业大学 2018
[3]MOOC与SPOC学习效果分析与对比研究[D]. 张芮.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的实验研究[D]. 薛静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案例分析及应用策略研究[D]. 王凯.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6]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终身学习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杨碧云.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7]远程学习评价量规的设计研究[D]. 刘葭.西南大学 2009
[8]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吴慧.宁波大学 2008
[9]生活压力、负向情绪调整、学习满意度与学习绩效关系研究[D]. 郝建春.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7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8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