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教学应用接受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3:28
随着我国三通两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省市区的网络学习空间应运而生,其功能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便利,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目标下,为变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支持。但是,硬件建设只是人人通的预备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人人通是教师在教学中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充分应用,是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跨时空学习,并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教师和学生访谈结果,研究了影响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教学应用的接受度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教学应用的接受度水平的对策建议,为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教学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主要是在UTAUT(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性行为理论,设计访谈提纲,根据访谈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重新建构,以符合实际研究的需要,之后对调研样本学校H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和Amo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对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其非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值最高。但是使用风险对使用意愿和效...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学习空间CSSCI关键词共现图谱
“网络学习空间”博硕士论文关键词共现图
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一)学生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与问卷预测试相比,正式问卷调查扩大了学生样本的数量,在全校进行大范围进行施测。问卷发放和回收仍然采用在线的方式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共420份,删除掉答案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份407份,有效率为96.90%。1.描述性分析通过在线问卷编辑平台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首先对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样本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1)性别年级基本信息统计调查对象共407人,见下表4-1性别和年级情况表,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所占人数分别占总数百分比为38.57%、31.20%、30.22%,男生和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3.24%、56.76%。由于所调查样本学校女生数量略多于男生,因此该数据比例符合实际情况。表4-1学生问卷性别和年级情况表性别/年级男女总计高一73(41.48%)84(36.36%)157(38.57%)高二45(25.57%)82(35.50%)127(31.20%)高三58(32.95%)65(28.14%)123(30.22%)总计176(43.24%)231(56.76%)407(2)主要使用的科目统计由下饼状图4-1可见,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最多的科目是数学占70.02%,这与前期通过访谈了解到该校最早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所用于的科目就是数学结果一致。其次是英语、物理、语文、化学等学科,可见学生对于理科类的学科使用较多,这与该校文理分科后理科班要多于文科班也有很大的关系。图4-1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科目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J]. 王钰彪,万昆,任友群.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6)
[2]AI+5G视域下智适应学习平台的内涵、功能与实现路径——基于智能化无缝式学习环境理念的构建[J]. 卢文辉.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3]5G+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新生态系统[J]. 兰国帅,郭倩,魏家财,杨喜玲,于亚萌,陈静静.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4]网络学习空间课堂教学活动建模研究[J]. 周鹏,刘佩文,张丹,王紫琴,吴砥.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4)
[5]网络学习空间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包磊.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4)
[6]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学生学习发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五[J]. 杨滨,聂竹明,陶佳.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1)
[7]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兼论“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学习空间未来发展[J]. 塔卫刚,张际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6)
[8]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交互评估研究[J]. 梁云真.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1)
[9]后现代学习空间:发展核心素养的空间之维[J]. 瞿一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8)
[10]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新范式:知识生成视角[J]. 谢幼如,邱艺,罗胜涛,倪妙珊,李世杰,柏晶,杨晓彤.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9)
硕士论文
[1]电子书包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的应用[D]. 李屹璇.郑州大学 2019
[2]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D]. 张紫君.郑州大学 2019
[3]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D]. 陈晓蕾.东北师范大学 2019
[4]电子书包在中学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D]. 孙自卿.河南大学 2018
[5]农村中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瑾.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27261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学习空间CSSCI关键词共现图谱
“网络学习空间”博硕士论文关键词共现图
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一)学生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与问卷预测试相比,正式问卷调查扩大了学生样本的数量,在全校进行大范围进行施测。问卷发放和回收仍然采用在线的方式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共420份,删除掉答案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份407份,有效率为96.90%。1.描述性分析通过在线问卷编辑平台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首先对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样本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1)性别年级基本信息统计调查对象共407人,见下表4-1性别和年级情况表,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所占人数分别占总数百分比为38.57%、31.20%、30.22%,男生和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3.24%、56.76%。由于所调查样本学校女生数量略多于男生,因此该数据比例符合实际情况。表4-1学生问卷性别和年级情况表性别/年级男女总计高一73(41.48%)84(36.36%)157(38.57%)高二45(25.57%)82(35.50%)127(31.20%)高三58(32.95%)65(28.14%)123(30.22%)总计176(43.24%)231(56.76%)407(2)主要使用的科目统计由下饼状图4-1可见,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最多的科目是数学占70.02%,这与前期通过访谈了解到该校最早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所用于的科目就是数学结果一致。其次是英语、物理、语文、化学等学科,可见学生对于理科类的学科使用较多,这与该校文理分科后理科班要多于文科班也有很大的关系。图4-1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科目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J]. 王钰彪,万昆,任友群.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6)
[2]AI+5G视域下智适应学习平台的内涵、功能与实现路径——基于智能化无缝式学习环境理念的构建[J]. 卢文辉.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3]5G+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新生态系统[J]. 兰国帅,郭倩,魏家财,杨喜玲,于亚萌,陈静静.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4]网络学习空间课堂教学活动建模研究[J]. 周鹏,刘佩文,张丹,王紫琴,吴砥.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4)
[5]网络学习空间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包磊.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4)
[6]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学生学习发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五[J]. 杨滨,聂竹明,陶佳.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1)
[7]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兼论“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学习空间未来发展[J]. 塔卫刚,张际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6)
[8]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交互评估研究[J]. 梁云真.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1)
[9]后现代学习空间:发展核心素养的空间之维[J]. 瞿一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8)
[10]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新范式:知识生成视角[J]. 谢幼如,邱艺,罗胜涛,倪妙珊,李世杰,柏晶,杨晓彤.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9)
硕士论文
[1]电子书包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的应用[D]. 李屹璇.郑州大学 2019
[2]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D]. 张紫君.郑州大学 2019
[3]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D]. 陈晓蕾.东北师范大学 2019
[4]电子书包在中学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D]. 孙自卿.河南大学 2018
[5]农村中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瑾.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2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2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