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关系 ——感恩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1-25 21:31
“适应”一直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重要心理状态,而学校适应则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初中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初中生是否能良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虽然以往有学者研究过相关方面的内容,但具体的机制还没有进行完整的探讨。本研究拟考察父母教养行为方式、心理弹性和感恩这三个变量对于初中生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揭示父母教养行为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初中生感恩问卷(GQ-JMSS)、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和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对西安市某附中共1138名初一、初二、初三的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初中生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是否住校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两两间存在显著相关;父亲拒绝与心理弹性、感恩、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而父亲温暖与心理弹性、感恩、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心理弹性及学校适应呈显著...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学校适应的研究综述
1.1.1 学校适应的界定
1.1.2 学校适应的指标
1.1.3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差异
1.1.4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学校适应的差异
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1.2.1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
1.2.2 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1.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1.3 感恩的研究综述
1.3.1 感恩的概念
1.3.2 感恩的测量
1.3.3 感恩相关的研究
1.4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1.4.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4.2 心理弹性的测量
1.4.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1.5 父母教养方式,感恩、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1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2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
1.5.3 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4 感恩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1.5.5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感恩关系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意义
2.1.2 研究意义
2.1.2.1 理论意义
2.1.2.2 实践意义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ing Style)
3.2.2 心理弹性量表(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3.2.3 初中生感恩问卷(GQ-JMSS)
3.2.4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School Adaption)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4.2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1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2 心理弹性、感恩、学校适应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3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4.3.1 父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4.3.2 母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父母教养方式状况的讨论
5.2 心理弹性的讨论
5.3 感恩的讨论
5.4 学校适应的讨论
5.5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初中生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关系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李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16(03)
[2]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 侯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3)
[3]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J]. 李瑾,徐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06)
[4]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关系[J]. 赖运成,叶一舵,程灶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5]让真实回归语文课堂[J]. 赵爱珍. 江苏教育研究. 2014(11)
[6]浅谈高校“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刘晓杰. 学理论. 2014(06)
[7]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张效芳,杜秀芳.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1)
[8]336名实习护生心理韧性与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J]. 王瑛,陈建群,徐学军,包晓红,陈燕波,赵钱雷. 护理学报. 2013(10)
[9]山东省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许爱红,杜秀芳. 当代教育科学. 2012(24)
[10]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郭燕,孙卫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6)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现状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 龙昕.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D]. 韩玉莲.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住校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 张佳丽.西南大学 2015
[4]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D]. 姜钰.山西大学 2014
[5]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张莹.吉林大学 2012
[6]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D]. 陈培娟.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 姚洁.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 陈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1
[9]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崔娜.西南大学 2008
[10]父母教养方式与城乡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比较[D]. 黄玉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924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学校适应的研究综述
1.1.1 学校适应的界定
1.1.2 学校适应的指标
1.1.3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差异
1.1.4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学校适应的差异
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1.2.1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
1.2.2 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1.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1.3 感恩的研究综述
1.3.1 感恩的概念
1.3.2 感恩的测量
1.3.3 感恩相关的研究
1.4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1.4.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4.2 心理弹性的测量
1.4.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1.5 父母教养方式,感恩、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1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2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
1.5.3 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5.4 感恩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1.5.5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感恩关系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意义
2.1.2 研究意义
2.1.2.1 理论意义
2.1.2.2 实践意义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ing Style)
3.2.2 心理弹性量表(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3.2.3 初中生感恩问卷(GQ-JMSS)
3.2.4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School Adaption)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4.2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1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2 心理弹性、感恩、学校适应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3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4.3.1 父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4.3.2 母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感恩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父母教养方式状况的讨论
5.2 心理弹性的讨论
5.3 感恩的讨论
5.4 学校适应的讨论
5.5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初中生感恩、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关系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李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16(03)
[2]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 侯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3)
[3]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J]. 李瑾,徐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06)
[4]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关系[J]. 赖运成,叶一舵,程灶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5]让真实回归语文课堂[J]. 赵爱珍. 江苏教育研究. 2014(11)
[6]浅谈高校“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刘晓杰. 学理论. 2014(06)
[7]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张效芳,杜秀芳.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1)
[8]336名实习护生心理韧性与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J]. 王瑛,陈建群,徐学军,包晓红,陈燕波,赵钱雷. 护理学报. 2013(10)
[9]山东省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许爱红,杜秀芳. 当代教育科学. 2012(24)
[10]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郭燕,孙卫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6)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现状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 龙昕.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D]. 韩玉莲.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住校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 张佳丽.西南大学 2015
[4]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D]. 姜钰.山西大学 2014
[5]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张莹.吉林大学 2012
[6]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D]. 陈培娟.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 姚洁.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 陈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1
[9]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崔娜.西南大学 2008
[10]父母教养方式与城乡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比较[D]. 黄玉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9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09241.html